|
|
农药在土壤-水环境中归宿的主要支配因素──吸附和脱附 |
刘维屏,季瑾 |
浙江大学化学系 杭州310027 |
|
|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在土壤-水环境中吸附-脱附研究的实验方法、影响因素、数学描述、作用机理等方面的工作。重点讨论了农药与土壤粘土矿物、有机物(腐殖酸、富菲酸等)的物理化学键合机理。
|
|
关键词 :
农药,
吸附-脱附,
键合机理,
粘土矿物,
有机物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王刚, 魏巍, 米同清, 王澎涛, 栾英男, 程水源, 李国昊, 李松. 典型工业无组织源VOCs排放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57-1964. |
[2] |
李园园, 黄晓锋, 曾立武, 黄聪妮, 曹礼明, 何凌燕. 基于热扩散管的深圳大气气溶胶半挥发性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281-1287. |
[3] |
陈悦佳, 赵庆良, 柳成才. 冻融处理对不同阴极构型MFC产电及有机物降解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59-1367. |
[4] |
林旭, 朱彬, 安俊琳, 杨辉. 南京北郊VOCs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在贡献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976-986. |
[5] |
罗达通, 高健, 王淑兰, 王红丽, 王倩, 陈长虹. 上海秋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987-994. |
[6] |
王杰, 刘成, 朱浩强, 陈卫. 太阳光催化氧化工艺对藻源含氮有机物的降解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92-796. |
[7] |
何小松, 席北斗, 张鹏, 高如泰, 李丹, 张慧.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62-870. |
[8] |
薛爽, 金乌吉斯古楞, 陈忠林, 王智, 王俭, 文杨, 张营, 王杰. 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10-419. |
[9] |
黄韵清, 孙傅, 曾思育, 董欣, 陈吉宁. 污水深度处理中超滤工艺对有机物的截留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20-426. |
[10] |
刘常敬, 李泽兵, 郑照明, 王春香, 王昌稳, 张美雪, 赵白航, 李军. 不同有机物对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87-94. |
[11] |
李平, 高星, 吴锦华, 朱能武, 吴平霄.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置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79-2284. |
[12] |
葛会林, 刘树深, 苏冰霞. 通用浓度加和模型预测有机磷与三嗪农药对绿藻的联合毒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413-2419. |
[13] |
胡英, 祁士华, 袁林喜. 洪湖湿地水鸟肝脏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8): 2140-2147. |
[14] |
陈敏, 陈莉, 黄平. 乌鲁木齐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来源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38-1846. |
[15] |
覃礼堂, 刘树深, 莫凌云. 改进的整合加和模型INFCIM及其应用于混合物毒性预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90-189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