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人为源排放特征研究 |
邵敏,赵美萍,白郁华,李金龙,唐孝炎 |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北京100871 |
|
|
摘要 以能源为线索,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手段,对北京地区大气中各人为源排放的NMHC进行了分类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油化工、交通、燃煤和居民液化石油气NMHC的排放特征及对北京地区大气NMHC的贡献。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是对大气中NMHC贡献最大的人为源,其次是燃煤工业。对大气中NMHC的特征物种也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
|
关键词 :
碳氢化合物,
气相色谱,
人为源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徐殿斗, 马玲玲, 李淑珍, 许国飞, 陈扬. 北京石景山区夏季大气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5): 599-602. |
[2] |
刘金凤;赵 静;李湉湉;白郁华*;刘兆荣. 我国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的建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6): 496-500. |
[3] |
降巧龙;周海燕;徐殿斗;柴之芳;李一凡. 国产变压器油中多氯联苯及其异构体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5): 0-0. |
[4] |
屈伟月;王德超;盛国英;陈敦金;毕新慧;傅家谟;. 婴儿脐带血和母亲血中多溴联苯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2): 0-0. |
[5] |
杨波;陈季华;奚旦立;徐骅梁粤泓. 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25(5): 0-0. |
[6] |
蒋红梅;冯新斌;梁琏;商立海;阎海鱼;仇广乐;. 蒸馏-乙基化GC-CVAFS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的甲基汞[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5): 0-0. |
[7] |
王梦亮;王华;常如波;刘滇生. 纤维类废弃物的热化学催化液化试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4): 0-0. |
[8] |
王雪松;李金龙. 人为源排放VOC对北京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6): 0-0. |
[9] |
陈清美;王跃思;郭雪青;王明星;胡非. 大气中痕量烯烃的观测与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5): 0-0. |
[10] |
杨丹菁;白郁华;李金龙;潘南明;俞开衡;唐丽;彭立新;苏行. 珠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5): 0-0. |
[11] |
朱天乐;郝吉明;周中平;崔翔宇;李英实. Ag/Al2O33催化剂用于碳氢化合物选择性还原NO[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5): 0-0. |
[12] |
彭立新;唐孝炎;白郁华;李金龙. 天然源排放碳氢化合物对广州地区光化学污染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2): 0-0. |
[13] |
康跃惠;张干;盛国英;傅家谟. 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源水中的有机磷农药[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1): 0-0. |
[14] |
解静芳;吴弢;潘绍先;王军锋;李翠青. 气相色谱法估算多环芳烃半数致死浓度[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1): 0-0. |
[15] |
冀星*;刘以荣;钱家麟;王剑秋. 相继等温热解气相色谱法研究高密聚乙烯的热解[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4):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