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公式 |
李祚泳1,彭荔红2 |
1.成都气象学院大气电子技术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41;2.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福建厦门 361005 |
|
|
摘要 基于污染危害率概念,提出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计算公式和新的因子赋权法.指出用污染物的浓度相对值代替其监测值,公式中的参数可认为不随污染物种类和数目而改变.采用遗传算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对实例评价的结果与用其他多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物理意义明确、普适性强、计算简单、使用方便.
|
|
关键词 :
遗传算法,
大气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
污染损失指数,
参数优化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韩智勇, 许模, 刘国, 程诚.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识别与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43-2852. |
[2] |
肖传宁, 卢文喜, 安永凯, 顾文龙, 赵莹. 基于两种耦合方法的模拟-优化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中的对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93-2399. |
[3] |
姜雪, 卢文喜, 杨青春, 赵海卿. 应用支持向量机评价土壤环境质量[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29-1235. |
[4] |
徐涛, 燕宪金, 杨国庆. 基于神经网络集成的单个飞行事件噪声预测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539-544. |
[5] |
陈辉, 厉青, 杨一鹏, 申维, 赵祥. 基于分形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5): 954-960. |
[6] |
刘明, 张爱滨, 范德江, 邓声贵, 王亮, 张喜林, 赵全民. 渤海中部底质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质量[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2): 279-290. |
[7] |
王祎, 李静文, 邵雪, 田在兴, 郭亮, 姜继平, 王鹏. 基于计算智能的流域污染排放优化模式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 173-180. |
[8] |
薛鹏丽, 曾维华. 上海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10): 1743-1750. |
[9] |
罗固源, 郑剑锋, 许晓毅, 曹佳, 舒为群. 基于遗传算法的次级河流回水段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9): 962-966. |
[10] |
曹德菊;岳永德;黄祥明;魏明. 巢湖水体Pb,Cu,Fe污染的环境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4): 0-0. |
[11] |
高庆先;苏福庆;任阵海;张志刚;王耀庭.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及其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22(5): 0-0. |
[12] |
马小明;曹云;张帆. 基于随机优化方法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5): 0-0. |
[13] |
李祚泳;彭荔红;吕玉嫦.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普适卡森指数公式[J]. 中国环境科学, 2001, 21(2): 0-0. |
[14] |
唐桂刚;白乃彬. 氯代脂肪烃构效关系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式[J]. 中国环境科学, 1999, 19(6): 0-0. |
[15] |
李祚泳.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度指数法[J].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18(5): 0-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