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江广州段水体、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中的多氯联苯 |
聂湘平1,蓝崇钰1,栾天罡1,黄铭洪2,麦志勤1 |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510275;2.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 香港 |
|
|
摘要 对珠江广州江段水体、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体内多氯联苯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江段7个样点水体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2.3ng/L,各点含量无显著差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31.52g/kg,各点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州江段南航道y03样点最高,达65.31g/kg;底栖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含量平均为181.77g/kg,其中也以y03样点最高,达317.37g/kg.多氯联苯在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3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
|
|
关键词 :
多氯联苯,
水体,
沉积物,
底栖生物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李志军, 李润玲, 王自磐, Christian Haas, Gehard Dieckmann. 南极春季海冰物理对叶绿素控制作用的统计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13-2819. |
[2] |
李志勇, 赵鹏, 张敬红. 天津滨海新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季节分布与气粒分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26-2333. |
[3] |
彭艳蓉, 王久玲, 王鹏, 曾光明, 刘芬, 张玲, 黄小明. 催化湿式共氧化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17-2425. |
[4] |
马倩倩, 魏星, 吴莹, 张经. 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组成与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85-2493. |
[5] |
林承奇, 胡恭任, 于瑞莲. 福建九龙江下游潮间带沉积物铅污染及同位素示踪[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503-2510. |
[6] |
孔明, 尹洪斌, 晁建颖, 张毅敏. 凹凸棒黏土覆盖对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192-2199. |
[7] |
黎睿, 王圣瑞, 肖尚斌, 焦立新, 刘文斌, 倪兆奎. 长江中下游与云南高原湖泊沉积物磷形态及内源磷负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31-1839. |
[8] |
孔明, 彭福全, 张毅敏, 尹洪斌, 刘庄, 晁建颖. 环巢湖流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863-1871. |
[9] |
古小治, 张启超, 孙淑雲, 陈开宁. 富氧-缺氧过程对氧气分布及交换过程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95-1501. |
[10] |
武晓飞, 李大鹏, 汪明, 王忍, 陈俊. 反复扰动下加藻对不同形态磷相互转化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87-1196. |
[11] |
孔明, 董增林, 晁建颖, 张毅敏, 尹洪斌. 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生态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23-1229. |
[12] |
刘凯, 倪兆奎, 王圣瑞, 倪才英. 鄱阳湖不同高程沉积物中磷形态特征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56-861. |
[13] |
孙士权, 蒋昌波, 赵刚, 聂小保, 谭万春, 万俊力, 余关龙. 沸石覆盖原位控制湖泊内源中等活性有机磷迁移转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50-557. |
[14] |
王毛兰, 艾永平, 张丁苓. 鄱阳湖三江口柱状沉积物有机氮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58-564. |
[15] |
李佳璐, 姜霞, 王雯雯, 王书航, 赵丽. 蠡湖沉积物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65-57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