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霉菌(Penicillium sp.)对三种活性染料的吸附和降解 |
李蒙英1,孟祥勋1,王雪峰1,桑敏慧2 |
1.苏州大学生物系 江苏苏州215151;2.苏州市同创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215011 |
|
|
摘要 通过14C标记底物的矿化实验发现青霉菌对多聚芳香族化合物有一定降解能力,本研究以3种偶氮和蒽醌型活性染料为作用底物,结果表明,青霉菌G-1 (Penicillium sp.)对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Qmax)可达169.5~243.9mg/g干重,被吸附染料最早在第4d完全脱色降解,有菌丝和去除菌丝的培养液中再次加入染料,均可在20~30h内使染料完全脱色降解.
|
|
关键词 :
青霉菌,
染料,
吸附,
脱色降解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施周, 杨文浩, 杨灵芳, 邓林. 等离子改性CNT/TiO2电极吸附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64-2669. |
[2] |
吴菲, 郑佩, 秦昉, 白波, 王洪伦, 索有瑞. TiO2@酵母微球吸附废水中的荧光增白剂-VBL及再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42-2350. |
[3] |
冯彦房, 薛利红, 杨梖, 孙海军, 何世颖, 杨林章. 载镧生物炭的优化制备及其对水体中砷的吸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433-2441. |
[4] |
何乔, 王亭亭, 马娜, 代伟. 噻吩在双金属有机多孔材料Ni-Cu/BTC上吸附性能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1983-1989. |
[5] |
吴刘曦, 杨静, 沈忱思, 柳建设. 利用层叠苯环π—π相互作用改善废水处理中酞菁催化剂的自氧化弊端[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59-2064. |
[6] |
戈明亮, 王雁武, 陈萌. 麦羟硅钠石对水中Zn2+的吸附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7): 2065-2071. |
[7] |
张晓峰, 陈迪云, 彭燕, 莫扬之, 郝娇. 沸石负载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对铀的吸附行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86-1692. |
[8] |
张彦灼, 李文静, 李军, 卞伟, 李芸, 陈光辉. 固定床中好氧颗粒污泥动态吸附结晶紫染料[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26-1733. |
[9] |
刘新, 冷言冰, 谷仕艳, 张遵真. 油菜秸杆外壳对水溶液中六价铬的吸附作用[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40-1748. |
[10] |
李虎, 贺婧, 刘冲, 武文飞, 杨超, 南忠仁. 农田灰钙土中有机质和碳酸钙对Zn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86-1793. |
[11] |
刘健, 李耀威, 王刚, 何春嫣. 改性废报纸纤维对水中Cr(Ⅵ)的吸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368-1374. |
[12] |
陈雄, 韦祎旸, 李辉信, 梁明祥, 徐莉. 附着剑菌对三氯联苯的吸附及降解机制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5): 1423-1428. |
[13] |
陈理想, 吴平霄, 杨林, 祝雅杰. 巯基乙胺改性蛭石对水体中Ag(I)的吸附性能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09-1115. |
[14] |
马锋锋, 赵保卫, 钟金魁, 刁静茹, 张艺. 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56-1163. |
[15] |
刘双柳, 施春红, 牛红云, 蔡亚岐, 赵晓丽, 吴丰昌, 周北海. 纳米铜复合材料催化还原染料废水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764-76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