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溶解的特性 |
施周1,GHOSHMM2 |
1.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工程与科学系 湖南长沙410082;2.美国田纳西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及环境生物技术中心 TN37996 |
|
|
摘要 对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的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多氯联苯增溶效果优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范畴,不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远较其浓度低于CMC时为佳,而且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多氯联苯的溶解度成正比地线性相关,此结果说明,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形成胶束来增加多氯联苯的溶解度.多氯联苯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与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相似,进一步说明胶束内的多氯联苯分子主要分布于类似正己烷的疏水胶核区域.在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10)醚溶液中,所试多氯联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与其胶束-水分配系数(Km)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
|
关键词 :
多氯联苯(PCB),
表面活性剂,
溶解,
溶解度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戴娴, 王晓霞, 彭永臻, 王淑莹. 进水C/N对富集聚磷菌的SNDPR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36-2643. |
[2] |
孙昕, 刘凌炜, 段飞飞, 解岳. 曝气条件对等温层曝气器充氧性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90-2697. |
[3] |
古励, 郭显强, 丁昌龙, 何强, 单志俊. 藻源型溶解性有机氮的产生及不同时期藻类有机物的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45-2753. |
[4] |
邢奕, 王志强, 洪晨, 刘敏, 司艳晓. 芬顿试剂与DDBAC联合调理污泥的工艺优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164-1172. |
[5] |
耿迎雪, 董发勤, 孙仕勇, 唐俊, 李伟民, 霍婷婷, 赵玉连. 可吸入性超细石英粉尘在模拟人体体液中溶解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39-1246. |
[6] |
何小松, 席北斗, 张鹏, 高如泰, 李丹, 张慧.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62-870. |
[7] |
张军晓, 李绪录, 肖志建. 深圳湾及邻近水域总溶解磷的来源和时空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71-878. |
[8] |
薛爽, 金乌吉斯古楞, 陈忠林, 王智, 王俭, 文杨, 张营, 王杰. 冬季不同污水处理工艺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10-419. |
[9] |
刘欢, 袁兴中, 彭馨, 包姗, 马玉杰, 吴秀莲, 曾光明. 反胶束体系中漆酶催化愈创木酚的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93-498. |
[10] |
卢松, 江韬, 张进忠, 闫金龙, 王定勇, 魏世强, 梁俭, 高洁. 两个水库型湖泊中溶解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差异[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516-523. |
[11] |
李平, 高星, 吴锦华, 朱能武, 吴平霄.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置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变化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279-2284. |
[12] |
沈烁, 王育来, 杨长明, 杨殿海. 南淝河不同排口表层沉积物DOM光谱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9): 2351-2361. |
[13] |
刘冰, 古励, 余国忠, 翟慧敏, 赵承美.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40-1748. |
[14] |
安莹, 王志伟, 李彬, 韩小蒙, 吴志超. 盐度冲击下MBR污泥SMP和EPS的三维荧光光谱解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754-1762. |
[15] |
詹树娇, 田森林, 龙坚, 宁平. 阳离子型可逆表面活性剂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31-183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