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津地区主要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河流质量的研究 |
高玉荣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
|
|
摘要 1980~1987年先后对京津地区的23条河流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藻类生态调查。根据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并把河流水质划分为5个等级。总的趋势是西、北部远离市区的河流藻类种类多,多样性指数高,多为喜清洁的种类,水质属于I-Ⅱ级。流经市区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清洁种类减少,耐污种类增多,水质下降。东北郊和东南郊的排污河道,藻类种类贫乏,耐污种占绝对优势,多样性指数极低,水质属于IV-V级。
|
|
关键词 :
浮游植物,
群落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宋伦, 宋广军, 王年斌, 赵海勃, 田金, 杨爽, 杜静. 辽东湾网采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胁迫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764-2771. |
[2] |
韩睿, 陈来生, 李莉, 刘德立. PCR-DGGE研究青海农村户用沼气池微生物群落结构[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94-1804. |
[3] |
沈洪艳, 曹志会, 王冰, 赵月, 高吉喜, 王文欢, 张远. 农田对太子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4): 1205-1215. |
[4] |
薛圆圆, 孙宝盛, 杜江, 薛士琼, 王明圆, 李恺. 贫营养条件下IAMBR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变[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39-845. |
[5] |
隋力新, 胡奇, 高大文. 常温厌氧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膜污染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10-115. |
[6] |
鲍林林, 陈永娟, 王晓燕. 北运河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79-189. |
[7] |
张玉凤, 田金, 杨爽, 李爱, 王年斌. 大连湾海域营养盐时空分布、结构特征及其生态响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36-243. |
[8] |
周慧敏, 冯剑丰, 朱琳, 李文娇. 温度、光照和磷酸盐脉冲输入对三角褐指藻的交互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244-250. |
[9] |
彭成荣, 陈磊, 毕永红, 夏春香, 类咏梅, 杨毅, 简铁柱, 胡征宇. 三峡水库洪水调度对香溪河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7): 1863-1871. |
[10] |
易梅森, 段洪涛, 张玉超, 马荣华. 浮游植物降解过程中的水体光学吸收特性变化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258-1267. |
[11] |
熊毅俊, 王朝晖, 王剑. 大亚湾浮游植物DNA指纹及其与群落结构的关系[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38-1044. |
[12] |
郭建宁, 陈磊, 张锡辉, 王凌云, 陶益, 盛德洋. 臭氧/陶瓷膜对生物活性炭工艺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697-704. |
[13] |
陈铮, 罗专溪, 邱昭政, 颜昌宙. 纳米金、银对氨氧化细菌及其氨氧化作用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3): 705-712. |
[14] |
梁宗敏, 杜睿, 杜鹏瑞, 王亚玲, 李梓铭. 北京大气降水中细菌气溶胶的多样性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317-323. |
[15] |
吴等等, 宋志文, 王琳, 徐爱玲, 夏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春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2): 3164-31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