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下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探讨 |
田春声 |
西安地质学院环境地质系,西安710054 |
|
|
摘要 通过总结秦皇岛市污染物在包气带垂直运移和在含水层中水平运移的实验成果,研究了在天然条件和人工抽水条件下污染物运移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并且考虑到秦皇岛区域建设规划,建立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进行分区评价。井对2000年地下水环境变化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
|
关键词 :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要素,
质量预测
|
收稿日期: 1900-01-01
|
[1] |
刘佳露, 卢伟, 张凤君, 苏小四, 朱永娟, 李仁声, 吕聪. 活化过硫酸盐氧化地下水中苯酚的动力学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677-2681. |
[2] |
韩智勇, 许模, 刘国, 程诚.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识别与质量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9): 2843-2852. |
[3] |
肖传宁, 卢文喜, 安永凯, 顾文龙, 赵莹. 基于两种耦合方法的模拟-优化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中的对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8): 2393-2399. |
[4] |
生贺, 于锦秋, 刘登峰, 董军. 乳化植物油强化地下水中Cr(VI)的生物地球化学还原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693-1699. |
[5] |
于喜鹏, 宋绵, 张文静. 污染源半定量化的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6): 1709-1718. |
[6] |
何小松, 席北斗, 张鹏, 高如泰, 李丹, 张慧. 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862-870. |
[7] |
闫佰忠, 肖长来, 刘泓志, 危润初, 梁秀娟. 吉林市城区土地利用对地下水污染空间分布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3): 934-942. |
[8] |
刘博, 肖长来, 梁秀娟, 张静, 盛红勋. 吉林市城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空间分布[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2): 457-464. |
[9] |
王宇, 卢文喜, 卞建民, 安永凯.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1): 139-146. |
[10] |
徐亚, 颜湘华, 董路, 能昌信, 刘玉强, 黄启飞. 基于Landsim的填埋场长期渗漏的污染风险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5): 1355-1360. |
[11] |
安永凯, 卢文喜, 董海彪, 罗建男. 基于克里格法的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4): 1073-1079. |
[12] |
危润初, 肖长来, 梁秀娟. 吉林市城区地下水污染时空演化[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2): 417-423. |
[13] |
王贺飞, 宋兴龙, 赵勇胜, 王晓曼, 王倩, 秦传玉, 孙家强. 地下水曝气技术气流模拟实验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1): 2813-2816. |
[14] |
刘成, 胡伟, 李俊林, 姜成浩, 陈卫. 用于地下水除氟的羟基磷灰石制备及其除氟效能[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58-64. |
[15] |
刘成, 张谦, 姜成浩, 陈卫. 磁性树脂对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效能及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1): 65-7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