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会议通知(第三轮):银川2024-07-18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1年 21卷 4期
刊出日期 2001-08-01
论文
论文
0
杜睿;王庚辰;吕达仁;万晓伟
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的N
2
O和CH
4
通量变化特征
利用透光密闭箱对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大针茅草原土壤-植被系统温室气体N
2
O和CH
4
通量在不同年份进行了较长期的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草地作为大气N
2
O的源和CH
4
的汇而起作用,N
2
O与CH
4
的排放强度分别为(1.37~16.33μg/(m2·h)和-227~-1μg/(m2·h), N
2
O和CH
4
的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并且主要的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对其有重要影响.N
2
O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夏>秋>春>冬;CH
4
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夏>秋>冬.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5
) [
HTML
0KB] [
PDF
1056KB] (
914
)
0
贾建丽;李凯;周岳溪;蒋进元
新型负载型光催化剂及其4BS降解研究
以耐火砖颗粒为载体制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负载型光催化剂.对其TiO
2
负载量、催化剂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直接耐酸大红(4BS)降解脱色试验,考察催化剂的负载、运行次数以及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最终筛选出各项性能较优的负载型光催化剂.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67
) [
HTML
0KB] [
PDF
1168KB] (
898
)
0
杨坤;朱利中;许高金;陈宝梁
分配作用对沉积物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贡献
研究了杭州东苕溪、西湖、运河(杭州段)和嘉兴南湖4个不同水体的18个沉积物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分配作用在沉积物吸附对硝基苯酚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吸附系数K与有机碳含量
f
oc
呈显著正相关(
r
=0.983).同一来源的沉积物,有机碳标化的分配系数
K
oc大致为常数.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对沉积物吸附对硝基苯酚几乎没有影响.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68
) [
HTML
0KB] [
PDF
1107KB] (
1211
)
0
李任伟;李原;张淑坤;李禾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烃类污染及来源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游离(气态和液体)烃含量为0.01~0.14 mg/g.它们富集在黏土粒级之中.沉积物中石油成因的烃类主要来自三角洲地区,热解成因的烃类主要来自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工业和民用煤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多环芳烃应是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热解成因烃类的重要来源.在遭受原油污染地区,原油可快速地被微生物降解.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85
) [
HTML
0KB] [
PDF
1278KB] (
1004
)
0
王琳;杨玉楠;王宝贞
饮用水中致突变性去除效果的研究
在哈尔滨月亮湾度假村的生产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Ames实验结果表明,原水中的致突变性不是由直接碱基置换突变物所致,而是由直接移码突变型突变物造成的,为中度污染的原水.所采用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出水,在最大实验剂量7L水/皿时为阳性,诱发回变率MR值为2.42.以7L水/皿为例,MR值由原水的5.25降至最终出水的2.42,降低了53.9%.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22
) [
HTML
0KB] [
PDF
809KB] (
1255
)
0
姚书春;孙成;陈达;董玉瑛;王连生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QSRR研究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部分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的容量因子k',并采用量化参数进行了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研究,得到的相关方程用逐一抽取法进行检验,表明构建的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在正辛醇/水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8
) [
HTML
0KB] [
PDF
956KB] (
855
)
0
范青;田世平;姜爱丽;徐勇
采摘后果实病害生物防治拮抗菌的筛选和分离
从保存的以及从桃果实表面和伤口上分离获得的拮抗菌中筛选出了10余株能有效地防治采摘后果实病害的拮抗菌.结果表明,保存的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Burkholderia cepacia
)、季也蒙假丝酵母(
Candida guiliermondii
)、柠檬形克勒克酵母(
Kloeckera apiculata
)、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B-912等5种拮抗菌对甜樱桃褐腐病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季也蒙假丝酵母可完全抑制病害的发生;季也蒙假丝酵母和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能有效地防治核果类果实采摘后软腐病.从桃果实表面分离到的隐球酵母(
Cryptococcus albidus (Saito) Skinner
)和丝孢酵母(
Trichosporon sp.
)能防治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而从桃果实伤口处分离到的膜醭毕赤酵母(
Pichia membranefaciens hansen
)则对核果类果实软腐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分离的细菌中,B8对褐腐病和软腐病的抑制作用最好,Bw6和Bw7可抑制褐腐病的发生,Bw10则对软腐病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99
) [
HTML
0KB] [
PDF
1104KB] (
1138
)
0
朱茂旭;蒋新;和文祥;季国亮
可变电荷及恒电荷土壤与H
+
反应的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了恒电荷及可变电荷土壤与H
+
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并进行了数学描述.结果表明,质子化过程为一相当快的过程,当氧化铁含量高时,质子化作用将消耗大量的H
+
.反应5s后,H
+
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快速和慢速两个阶段.输入的H
+
浓度低时,质子化是矿物消耗H
+
最主要的机制;输入的H
+
浓度高时,除质子化作用外,矿物的溶解也是消耗H
+
的重要机制.就矿物本身消耗H
+
的能力而言,可变电荷土壤的消耗能力大于恒电荷土壤.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20
) [
HTML
0KB] [
PDF
1283KB] (
827
)
0
吴静;王玉鹏;蒋颂辉;朱惠刚
城市供水藻毒素污染水平的动态研究
藻毒素是在世界各地富营养化的饮用水源中广为发现的蓝绿藻产生的一种肝毒性多肽,该毒素可引起动物中毒并对人类产生危害.通过ODS硅胶柱浓缩某市1998年8月~1999年6月期间水体中的痕量微囊藻毒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精确检测水源水及出厂水中藻细胞内外LR、YR、RR型微囊藻毒素含量.结果显示,LR型微囊藻毒素仅在源水中检出,其浓度是0.07~0.78(g/L;RR型微囊藻毒素在源水和出厂水中的检出浓度分别是0.08~2.71(g/L,0.07~1.09(g/L;YR型毒素未检出;总的藻毒素在10月和6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因此该城市供水水体存在藻毒素的污染,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合理选择水源,同时为制定饮水中藻毒素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21
) [
HTML
0KB] [
PDF
1052KB] (
1213
)
0
管东生;Peart M.R
香港的酸雨和地表水酸度
通过对香港新界小流域水文过程中pH值的监测,结果表明,在研究的5年期间,降雨pH值的中位数年变化为4.5~4.7,而溪流的pH值接近中性,其中位数年变化为6.6~6.8.研究表明,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和土壤对地表水的酸度调节起着关键的作用,但不同的植被和植物种类组成对陆地生态系统的酸缓冲能力有重要影响.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0
) [
HTML
0KB] [
PDF
1152KB] (
1043
)
0
白乃彬;杜玉;谢飞;王兴平
氯代环醚系列化合物结构与急性毒性关系研究
由化学物质毒性效应登录(RTECS)1998年版光盘系统检索获得52种环醚和34种氯代环醚急性毒性数据.应用主成份分析法从11种分子描述符中选择出对急性毒性有明显影响的5种:氯原子数,取代苯环上氢的氯原子数,取代烷基氢的氯原子数,烷基数和氧原子数.通过样本学习集训练并优化神经网络结构、建模分类、预报,对于86个样本,低中和高剧两类毒性,正确分类率达到91%;而对于低、中、高、剧4类毒性,正确分类率达到80%.结果表明,氯代环醚的特殊结构具有很强的致毒作用.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10
) [
HTML
0KB] [
PDF
4032KB] (
911
)
0
吴铿;窦力威;姚克虎;王欣;张二华
高炉粉尘在铁浴熔融还原发泡过程的研究
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铁水熔池熔融还原高炉粉尘发泡过程的曲线.应用试验数据和发泡性能方程,给出了定量描述内生气源发泡过程的发泡和消泡系数、平均发泡寿命和发泡强度等发泡特性参数.由实验结果建议熔池的温度控制在1500℃左右.熔渣中二元碱度在1.2~1.3的范围内,Al
2
O
3
的含量一般要低于16%,加入高炉粉尘的量不应超过熔渣重量的一半.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27
) [
HTML
0KB] [
PDF
1017KB] (
1019
)
0
石晶玉;黄天佑;石红玉;何镇明
铸造动物蛋白质胶型芯砂的清洁生产工艺
铸造生产的两大污染源,一是使用含有有毒物质的树脂黏结剂,二是排放的废砂成为大量固体废物.采用近乎属于固体工业废物的动物胶做型芯砂黏结剂,用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及元素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制造型芯砂的回用性能、再生工艺等.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不污染环境,是铸造型芯砂的清洁生产工艺.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1
) [
HTML
0KB] [
PDF
1085KB] (
1060
)
0
刘敏;侯立军;邹惠仙;杨毅;陆隽鹤;王晓蓉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长江口滨岸潮滩14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0.263~6.372mg/kg.多环芳烃含量随取样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而远离排污口含量趋于降低.依据荧蒽/芘之比以及2+3环与4环以上PAHs化合物分布特点,表明长江口近岸潮滩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石油类污染物的输入.通过与国内外河口潮滩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对比,研究区处于低-中等水平,但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蒽、芴)超过基于生物毒性试验的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潮滩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96
) [
HTML
0KB] [
PDF
1186KB] (
1228
)
0
郑少奎;杨敏;刘芳
利用酵母菌处理色拉油加工废水连续小试初探
对酵母菌处理色拉油加工废水的连续小试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污泥膨胀进行了研究.根据鉴定,3属共5种酵母菌被用于连续小试处理(12 L曝气池).在进水COD 6000~7000 mg/L,油1500~1700 mg/L,污泥负荷1.2~3.2 kg COD/(kg MLSS(d)和0.2~0.9 kg油/(kg MLSS(d)时, COD和油的去除率分别在94%和98%以上,污泥发生膨胀后去除率明显下降,同时污泥中真菌丝逐渐替代假菌丝而成为优势形态.从膨胀污泥中分离鉴定出一株白地霉.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45
) [
HTML
0KB] [
PDF
979KB] (
1178
)
0
杨云龙;薛嵘;吴国庆
固定化PSB处理亚硫酸钠造纸废水
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反应器内投加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及其他异养菌以提高生物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率.采用聚集-交联固定法将高效优势菌固定于已驯化的活性污泥上处理亚硫酸钠造纸混合废水.结果表明,在好氧条件下稳定运行时COD
Cr
去除率为70%左右,木质素去除率为75%.与传统生化法相比,固定化PSB-SBR系统处理效果好,启动快,耐冲击负荷,停留时间短,操作管理方便,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62
) [
HTML
0KB] [
PDF
1008KB] (
1314
)
0
邵敏;孙永福;张远航;唐孝炎
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阶段跨越及其相关因素
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将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下计划和进行.本文从我国目前机动车的生产规模、我国未来机动车的市场、国民收入和城市道路等方面讨论了我国机动车未来发展趋势.以广州市为例,定量地分析了广州市机动车排放NOX的削减目标及控制措施的削减潜力和费用,结果表明,在广州市实现2010年的NO
X
环境目标,必须提前实施EURO3标准.讨论了机动车标准阶段跨越的技术可行性及燃油质量的影响因素.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0
) [
HTML
0KB] [
PDF
1149KB] (
893
)
0
刘广立;王玉珏;施汉昌;钱易
活性污泥工艺模拟系统软件在氧化沟中的应用
采用基于IAWPRC活性污泥法模型开发的活性污泥工艺模拟系统软件,对氧化沟的运行结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实际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满足去除COD和氨氮的需要,模拟出水与实际氧化沟相应的出水值相一致,该软件具有稳定性好,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81
) [
HTML
0KB] [
PDF
893KB] (
1066
)
0
莫测辉;蔡全英;吴启堂;王伯光;黄焕忠;周立祥
我国城市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
应用GC/MS对我国内地和香港共11个城市污泥中的6种U.S. EPA优控的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PAEs)进行了研究.各城市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总含量(∑PAEs)在10.465~114.166mg/kg之间,多数在20mg/kg左右.分子量较低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正二丁酯(DnBP)和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在所有的城市污泥中均检测到,但多数含量较低(小于1.0mg/kg).邻苯二甲酸正二辛酯(DnOP)在少数城市污泥中未检测到,但在其他城市污泥中的含量都较高.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仅在个别城市污泥中检测到,且含量较低.各城市污泥中的邻苯二甲酸酯都是以个别化合物为主,显示出不同的分布特征.污泥中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与污水来源、污水处理方式、污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等因素有关.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6
) [
HTML
0KB] [
PDF
1401KB] (
1222
)
0
王文圣;袁鹏;丁晶
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在水环境预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NNBR)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预测建模的基本思想和算法.该模型概念清晰,结构简单,不需对研究对象的相依形式和概率分布形式作假定,也不需估计太多的参数,是一类数据驱动的非参数预测模型,具有潜在的优势.通过水环境中的两个实例进行了预测应用,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并与投影寻踪回归模型(PPR)进行了对比.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78
) [
HTML
0KB] [
PDF
1006KB] (
1116
)
0
谷巍;施国新;韩承辉;杜开和;曲筱丽
汞、镉污染对轮叶狐尾藻的毒害
用不同浓度Hg
2+
、Cd
2+
溶液培养沉水植物轮叶狐尾藻植株,比较研究重金属离子对其生理指标及超微结构的影响.Cd
2+
污染时,轮叶狐尾藻叶片、茎出现黑色斑点,而受Hg
2+
污染时均匀褪绿,未出现斑点.Hg
2+
、Cd
2+
污染均使轮叶狐尾藻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较低浓度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加大、污染时间的延长,则导致其相应生理指标下降.电镜结果显示:叶细胞受Hg
2+
、Cd
2+
毒害后,染色质呈凝胶状,膜系统解体,核糖体消失.研究表明,在相同处理浓度和时间条件下,Hg
2+
毒性较Cd
2+
强,Hg
2+
对轮叶狐尾藻的快速致死浓度为1~2mg/L,Cd
2+
为3~5mg/L.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69
) [
HTML
0KB] [
PDF
2420KB] (
887
)
0
何池全
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物理过程II──太阳辐射能在生态系统中的传输
毛果苔草湿地反射率平均为21.92%,全生长季反射太阳辐射能585.858MJ/m
2
.群落对太阳辐射的透射率平均为20.16%,在生长季节内透射太阳辐射能538.88MJ/m
2
.毛果苔草湿地群落的相对光照强度的分布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在累积叶面积指数(F)不变的情况下,消光系数(K)与相对照度的自然对数成正比;消光系数不仅受叶片透光率、倾斜角、方位角等的影响,而且与太阳高度角有关.毛果苔草湿地群落内太阳辐射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是受群落叶量的增减及其配置状况的影响,群落的叶面积集中分布层大约位于群落高的2/3处,其截获太阳辐射能的能力最强.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39
) [
HTML
0KB] [
PDF
1074KB] (
1161
)
0
叶树峰;谢裕生;郭占成;陈运法
不同反应气氛下冶金粉尘的脱硫研究
在50~650℃的温度区间内进行了冶金粉尘在不同反应气氛条件下的硫化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与反应气氛对冶金粉尘脱硫有较大的影响.大于350℃时,不管在何种反应气氛下,冶金粉尘脱硫能力在中等或中等偏上;在大于500℃时,冶金粉尘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其硫容量接近或达到相应气氛下的理论计算值;冶金粉尘在中性与还原性气氛下的脱硫能力比其在氧化性气氛下的脱硫能力强;冶金粉尘是干法脱硫工艺中很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剂.
2001 Vol. 21 (4): 0-0 [
摘要
] (
384
) [
HTML
0KB] [
PDF
1265KB] (
959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352号
京ICP备050395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