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1年 21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1-02-01

论文
论文
0 李国文;胡洪营;郝吉明;马广大
生物滴滤塔中挥发性有机物降解模型及应用
选择拉西环为滤塔填料,甲苯为VOCs代表,运行生物滴滤塔,研究滴滤塔的甲苯降解性能,建立滴滤塔中VOCs的降解模型.试验表明,在实验工况和挂膜条件下,生物滴滤塔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滤料体积降解速率可达240g甲苯/(m3滤料(h),降解效率均大于80%,生物滴滤法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是可行的;所建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生物滤塔处理含苯废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52 ) [HTML 0KB] [ PDF 1033KB] ( 991 )
0 李安峰;张志群;丁庭华;王绍堂
废水处理中pH值的PLC自动控制系统
pH值自动控制是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套新的适于污水处理pH值控制的结构简单且控制效果良好的PLC自动控制系统,为工业废水处理的pH值自动控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40 ) [HTML 0KB] [ PDF 929KB] ( 863 )
0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假丝酵母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降解特性
应用假丝酵母(Candida sp.)对影响亚硝酸盐降解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降解菌在25~30℃,pH值5.6~7.0及亚硝酸盐初始浓度0~1.0mg/L范围内保持高活性.当亚硝酸盐浓度大于1.5mg/L时,平均降解速率线性下降.当接种量(菌悬液/反应液)为2 mL/1000mL时亚硝酸盐的降解是高效与经济的.同时水体中有机物、微生物的含量及Ca2+与Mg2+的比例对降解率有一定的影响.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32 ) [HTML 0KB] [ PDF 1067KB] ( 646 )
0 张维昊;方涛;徐小清
滇池水华蓝藻中藻毒素光降解的研究
微囊藻毒素是水华蓝藻释放的一类毒性很大的环状七肽物质.通过紫外灯和日光照射滇池水华蓝藻提取液,发现溶液中微囊藻毒素均可被降解,且在日光照射下降解更快.同时发现藻毒素的降解程度与色素含量有关.结果表明,色素催化光降解可能是天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去除的一个主要途径.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36 ) [HTML 0KB] [ PDF 861KB] ( 785 )
0 张伟*;阎海;吴之丽
铜抑制单细胞绿藻生长的毒性效应
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采用机率单位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出铜抑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月形藻(Closterium lunula)生长的96h半效应浓度(96h-EC50)分别为67,51,202(g/L,并对各剂量反应方程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均符合精度要求,计算出的96h-EC50真实可靠.研究结果表明, 斜生栅藻对铜最敏感,而月形藻对铜有很强的抵抗能力.这3种藻类对铜敏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月形藻.不同藻种细胞的大小不同和藻细胞壁表面的含硫基团不同是导致藻类对铜敏感性不同的主要原因.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75 ) [HTML 0KB] [ PDF 1007KB] ( 891 )
0 周晓明;戚春婷;穆丽娜;俞顺章
65℃预处理提高蓝绿藻基因及毒素检测水平
比较了65℃温育法以及冻融法对蓝绿藻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以及毒素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测定效率的差异.对培养的毒素分泌型的微囊藻细胞分别用两种方法预处理,做成10倍稀释系列梯度,以同样条件进行PCR扩增和ELISA毒素测定.结果表明,65℃温育法相比冻融法可分别提高ELISA和PCR测定效率不低于10倍和100倍;65℃温育法更适用于蓝绿藻细胞内物质的准确测定.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42 ) [HTML 0KB] [ PDF 839KB] ( 661 )
0 梁想;尹平河;赵玲;杨培慧;谢隆初
生物载体除藻剂去除海洋赤潮藻
拟研究了海带、洋栖菜、甲壳素、壳聚糖等生物载体吸附水溶液中铜离子后对赤潮生物的杀灭和控制作用.生物载体投放到水体后,载体缓慢释放出铜离子而杀灭赤潮藻,延长了有效期,增强了杀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海带不仅适用于生物吸附去除废水中重金属铜,同时其作为载体适用于吸附Cu2+后杀灭赤潮藻.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20 ) [HTML 0KB] [ PDF 727KB] ( 686 )
0 姜必亮*;蓝崇钰;王伯荪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灌溉后重金属的生态效应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经l年的渗滤液浇灌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量未超过国标允许值,原液浇灌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抑制,其他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豆科树种(台湾相思和海南红豆)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明显强于非豆科树种(桃形杧果、人面子、美人蕉、尖叶杜英),对Cu、Zn的吸收也强于草本植物香根草,狗牙根、美人蕉和膨蜞菊,但对Pb、Cd的吸收则次之,不同植物对渗滤液的耐性差别明显,台湾相思、海南红豆、香根草、狗牙根和蟛蜞菊对渗滤液有较强的耐性,对渗滤液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净化修复能力,适合作为垃圾填埋场植被重建材料.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290 ) [HTML 0KB] [ PDF 1501KB] ( 857 )
0 郭世昌;黄仪方;陈辉;杨敏
臭氧层变化与流行性脑膜炎及鼠疫流行的关系
通过对1950~1989年间一系列有关资料进行分析,首次研究和报道了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CM)及鼠疫(HP)传染病发病率流行周期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较长时段看,臭氧层变化、太阳活动与ECM、HP年发病率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从较短时段看,发病率的季节变化与某些气象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解释这两类疾病周期流行机制的简单模型.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03 ) [HTML 0KB] [ PDF 1499KB] ( 613 )
0 朱蓓薇;韩杰;云霞;钟正升
中药抵抗噪声引起动物肝糖原的损害
测定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或注射红景天)的大鼠的肝糖原含量,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糖原含量起初远远低于正常值,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接近正常值;腹腔注射黄芪的效果因噪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腹腔注射红景天的效果因强度的增加而稍有减弱.也就是说,黄芪的药效无论是在高强度噪声还是在低强度噪声下都比较持久、稳定,而红景天在低强度噪声下药效比较持久,在高噪声强度下的药效不如低强度.腹腔注射黄芪或红景天后肝糖原含量均有所提高,基本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对噪声刺激具有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危害.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48 ) [HTML 0KB] [ PDF 1093KB] ( 593 )
0 黄敏纯;高诚辉;林述温;范扬波;姜海;金怡果
绿色制造评价系统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绿色制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制造评价是保证工业产品制造“绿色程度”的关键技术.本文论述了绿色制造及其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281 ) [HTML 0KB] [ PDF 1029KB] ( 669 )
0 马双忱;赵毅;郑福玲;王淑勤
液相催化氧化脱除烟道气中SO2和NOx的研究
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新方法,在鼓泡反应器内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脱硫脱氮的实验.就催化剂的选择、吸收液的pH值、催化剂浓度等对SO2和NOx吸收效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氨中和Fe3+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脱硝有较好的效果,采用本方法可以脱除90%以上的SO2以及50%左右的Nox.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40 ) [HTML 0KB] [ PDF 1206KB] ( 848 )
0 籍国东;孙铁珩;常士俊;马学军;郭书海
辽河油田超稠油废水潜流湿地处理系统研究
首次以经过驯化的芦苇湿地为介质处理超稠油废水.在辽河油田进行的中试研究表明,即使超稠油废水的BOD5/COD仅为0.06,潜流湿地系统也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当系统的水力负荷为2cm/d时,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为石油类91.83%,COD 83.16%,BOD5 90.66%,TN 89.37%;出水平均浓度为:石油类 2.26mg/L,COD 77.34mg/L,BOD5 3.13mg/L,TN 1.66mg/L.中试研究还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超稠油废水处理新技术.对系统内外芦苇的生长量、纤维素、木质素、戊糖及纤维素的长宽比的研究表明,超稠油废水对芦苇材质无明显影响,可回收用于造纸等.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280 ) [HTML 0KB] [ PDF 1079KB] ( 619 )
0 包存宽*;尚金城
战略环境评价的战略分析框架结构
战略分析是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首先介绍了 SEA 中的战略一般分析的内容,即战略内容分析,战略过程分析和战略组织分析;接着介绍了战略失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内容失误,战略过程失真和战略组织失效.最后提出了战略分析框架结构.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09 ) [HTML 0KB] [ PDF 965KB] ( 852 )
0 刘岩;张珞平;洪华生
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环境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SEA)就是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各种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分析和评价过程.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SEA应遵循与战略决策过程紧密结合、综合、多元评价标准及公众参与4个基本原则进行厦门岛东部海岸发展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案例研究.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23 ) [HTML 0KB] [ PDF 1254KB] ( 702 )
0 田文栋;魏小林;黎军;吴东垠;盛宏至
城市固体废物的焚烧实验
稳定均匀的燃烧温度是确保减少垃圾焚烧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内旋流流化床(ICFB)进行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实验,探讨了不同的布风速度、垃圾焚烧量、流化床浓相区高度和不同种类垃圾对焚烧稳定性的影响,并给出了流化床内部温度和CO、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内旋流流化床采用非均匀布风,低速风的移动区尚未流化时,浓相区温度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低速风区流速超过2倍初始流化速度后,浓相区温度是均匀一致的;流化床的床料具有较好的蓄热能力,较厚的床层有利于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可减少垃圾给料和垃圾热值的波动对燃烧温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垃圾的焚烧效果与垃圾的热值有直接关系,焚烧低热值垃圾时,为了提高焚烧温度并达到较好的排放指标,需要增加一定量辅助燃料进行助燃;内旋流流化床在燃烧稳定性以及燃烧温度控制上具有一定优势.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287 ) [HTML 0KB] [ PDF 2334KB] ( 833 )
0 王起超;麻壮伟;沈文国;方凤满;刘汝海
煤炭及其灰渣中的有机汞
采用8mol/L HCl浸提,巯基棉分离法测定了煤炭及其灰渣中的有机汞并探讨了它在燃烧过程中的迁移.15个省、市、自治区煤炭中有机汞含量的平均值为0.037mg/kg,占煤中总汞的18.8%.燃煤飞灰中有机汞平均值达0.045 mg/kg,占总汞28.1%.煤炭中的有机汞在燃烧过程中部分迁移到灰渣中,并明显富集,存在着排入大气的可能性.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27 ) [HTML 0KB] [ PDF 990KB] ( 584 )
0 王琳;王宝贞;秦晓荃
抑制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形成的研究
利用强氧化剂对活性炭进行改性,改变了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性质,使原来具有催化还原能力的官能团,改性为具氧化能力的官能团,从而抑制了活性炭吸附水中亚硝酸盐的形成,使出水中亚硝酸盐浓度从未改性活性炭的2.0mg/L,降低为改性后的0.01 mg/L.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01 ) [HTML 0KB] [ PDF 845KB] ( 777 )
0 亢燕铭*;王明星
荷电雾滴表面带电尘粒捕集的数值分析
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带电粉尘粒子在荷电雾滴上的捕集特性,主要考虑尘粒惯性和静电效应对于提高粒子捕集效率的相对强弱.结果表明,在不同粒径区间内,粒子的惯性效应和雾滴与粒子间的库仑力对强化粒子靶效率的作用需要仔细加以辨认,同时证明了当雾滴弱荷电时,对亚微米带电粒子捕集依然是有效的.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09 ) [HTML 0KB] [ PDF 1043KB] ( 648 )
0 朱广伟;陈英旭;周根娣;王凤平;吴静波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变化
对受重金属污染较重、综合治理历史较长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沉积物剖面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整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及重金属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经过长期综合治理,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明显下降,新近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明显低于60cm深度以下的重金属含量,但沉积物整体污染水平仍较高,Cd是运河杭州段沉积物中生态危害潜力最大的元素,形态分析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活动性为Cd > Zn > Cu > Pb.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26 ) [HTML 0KB] [ PDF 1369KB] ( 692 )
0 白晓慧;王宝贞
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进工艺的运行效能
为了提高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水平,在大庆乘风庄污水厂,通过调整曝气池第一廊道曝气量,造成缺氧,形成无内回流A/O工艺,考察了曝气池经简易改造后的污染物,尤其是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并对曝气池中的污泥特性,特别是冬季发生污泥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明显地提高其氮磷去除水平.冬季发生的污泥膨胀除与低氧低负荷有关外,低温也是原因之一.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31 ) [HTML 0KB] [ PDF 999KB] ( 713 )
0 魏东斌;张爱茜;魏钟波;王连生
苯丙烯酸酯衍生物分配性质的QSPR预测
用摇瓶法测定了11种2-甲酰胺苯丙烯酸乙酯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二者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35),运用线性溶剂化能描述符构建预测模型, 发现所建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该类化合物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且模型稳定性较好.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299 ) [HTML 0KB] [ PDF 728KB] ( 674 )
0 褚海燕;朱建国;谢祖彬;李振高;曹志洪
镧对红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元素镧对红壤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镧对土壤转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对土壤过氧化氢活性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对土壤脱氢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当镧浓度为30mg/kg时,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浓度的升高,镧对土壤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镧对土壤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有降低的趋势.土壤脱氢酶活性是评价稀土元素污染土壤环境的敏感指标.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37 ) [HTML 0KB] [ PDF 1026KB] ( 707 )
0 古德生;杜炜平;杜明;喻长智
土场环境灾害的控制技术
结合环境岩土工程理论,用散体动力学及统计学方法,研究高台阶土场治理滑坡新机制,土场泥石流扼制及底部泄流等新技术,为排土场在稳定条件下增加堆高、开辟用地新来源、根治泥石流、治理表土基底创造了条件,对保护国土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根治因土场失稳而引起的矿山灾害具有重大意义.
2001 Vol. 21 (1): 0-0 [摘要] ( 315 ) [HTML 0KB] [ PDF 1184KB] ( 529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