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9年 19卷 6期
刊出日期 1999-12-01

论文
论文
0 张忠;陈国丽;张宝贵;陈业材;胡静
尿液、头发、指(趾)甲高铊汞砷是铊矿区污染标志
铊矿区村民尿液、头发和指(趾)甲中铊汞砷的含量高是矿区和村民受铊汞砷污染的标志,也是判别汞铊病的标志根据村民尿液中铊含量高低初步得出区别不同程度汞铊病患者的标准TL>1000×10-9、100×10-9-1000×10-9和<100×10-9分别为重汞铊病患者、轻汞铊病患者和非汞铊病者。人体和生物体中TL、Hg、As含量高低与矿区岩矿石、土壤和水体中TI、Hg、As的背景含量密切相关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62 ) [HTML 0KB] [ PDF 937KB] ( 664 )
0 蒲迅赤;李克锋;李嘉;赵文谦
紊动对水体中有机物降解影响的实验
利用专门设计的紊动诱发装置,对不同紊动强度水体进行了紊动对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3种不同紊动强度的实验,发现紊动对有机物的降解有明显的影响紊动强度越大,有机物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越大.通过对较高紊动强度水体的降解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在水体有紊动时,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并不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16 ) [HTML 0KB] [ PDF 1194KB] ( 772 )
0 冯明谦;刘德明
滚筒式高温堆肥中微生物种类数量的研究
定量地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高温好氧堆肥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分离鉴定出了细菌5属20株、霉菌8属13株、放线菌1属3株、酵母菌2属2株.探明了高温好氧堆肥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细菌和霉菌是堆肥的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和曲霉菌是优势种.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23 ) [HTML 0KB] [ PDF 826KB] ( 770 )
0 李太友;刘琼玉
UV/H2O2/草酸铁络合物光降解水中氯仿的研究
以400W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H2O2-草酸铁络合物为光氧化剂,对氯仿水溶液进行了光降解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能有效地使水溶液中氧仿迅速光解脱氯;在等摩尔系列溶液中,Fe3+/草酸根的摩尔比为1:3时,氯仿光解效果最好:溶液pH值对氯仿光解有显著影响,pH值在3-4时光解速率最快;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氯仿大解速率提高,但H2O2浓度较大时,H2O2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温度对氯仿光解反应有一定影响,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6kJ/mol.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13 ) [HTML 0KB] [ PDF 1031KB] ( 789 )
0 张耀斌
铁锈及Fe(OH)3处理硫酸盐废水厌氧方法试验
投加铁锈或Fe(OH)3可明显改善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使趋于失败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恢复正常工作对SO42-为5000mg/L,CODCr为15000mg/L的合成脂肪酸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d,由40%以下的COD去除率提高到投加铁锈或Fe(OH)<sub>3</sub>后的73%和82%,出口pH值由53上升到73,产甲烷气量由0.3L/d上升为22L/d.并提出了Fe(OH)3比铁锈在去除S2-干扰更有效,去除S-2干扰可使厌氧处理恢复正常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15 ) [HTML 0KB] [ PDF 745KB] ( 637 )
0 屈祖玉;董玉兰;李长荣;卢燕平
大气环境腐蚀性因素的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数据处理和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影响大气环境腐蚀性的21种环境因素在相关系数大于0.54的情况下,可明显地聚为5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逐个因素的分类能力的特征评价,选取大气环境腐蚀性的主要因素(RH>80%时数,SO2沉积速度,水溶性尘降,Cl沉积速度,NO2浓度),进而在特征空间中进行镀锌层样本的大气环境腐蚀性预测和考评,为今后实现我国大气环境腐蚀性等级评判提供依据.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40 ) [HTML 0KB] [ PDF 1037KB] ( 721 )
0 杨居荣;查燕;刘虹
污染稻、麦籽实中Cd、Cu、Pb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初探
采用组织化学及溶剂提取法研究了污染水稻、小麦籽实中Cd、Cu、Pb的分布及存在形态.结果表明,3种金属元素在水稻、小麦籽实各形态结构中的浓度具有明显不均一性,胚中浓度显著高于胚乳,颖壳,皮层中浓度也较高;糙米、麦粒中的Cd、Cu、Pb在去离子水、0.1mol EDTA、1%醋酸、2.5% NaCl、0.2%NaOH、70%乙醇中的溶出比例有显著差异;综合2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Cd、Cu、Pb在籽实中主要与谷物成分结合形成配合物,其优势形态是蛋白质结合态.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09 ) [HTML 0KB] [ PDF 1366KB] ( 698 )
0 吴玉成;钟佐燊;张建立
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的苯和甲苯
利用实验室含水层物质微环境实验,对地下水中常见有机污染物苯和甲苯在厌氧反硝化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了研究.通过10种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表明,在强化反硝化条件下,微生物利用NO3-作为电子受体降解苯和甲苯;降解苯和甲苯的反硝化细菌来自于含水层物质;微生物所需要的宏量营养由苯、甲苯和硝酸盐提供,而微生物所需要的其他痕量元素来自于含水层物质;环境的酸碱条件对微生物降解具有重要影响pH值过高(pH>10)或过低(pH<4)均抑制微生物降解过程的进行这些结论对研究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生物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73 ) [HTML 0KB] [ PDF 1140KB] ( 692 )
0 徐恒振;周传光;尚龙生;马永安;李洪
溢油多环芳烃模糊指数的研究
通过用氧化铝柱层析和等梯度呷醇:水=85%: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C18硅烷柱)紫外检测器254nm,测定30多种油品和我国海洋环境油类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建立了溢油PAHs模糊指数结果表明,油类PAHs响应因子和相对保留值的变异系数分别在8.4%-16.5%和0.00%-5.4%之间,回收率在74.6%-111.2%之间,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海洋环境油类的多环芳烃模糊指数值(0.00383-0.01839)与润滑油类的值(0.00106-0.00942)接近,较石油及其它产品油的值(0.06983-1.00000)低;用润滑油类作为标准油,PAHs模糊指数作为溢油芳烃类监测的指示物(指标),可提高监测海洋环境油类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49 ) [HTML 0KB] [ PDF 1034KB] ( 745 )
0 朱宪;杨超;张彰;周忠华
用炼油厂废白土制备有机膨润土的研究(I)──废白土的提纯
对炼油厂废白土的脱蜡脱油工艺及脱蜡脱油后度白土的湿法提纯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吸蓝量(M.B.)来表征提纯废白土的活性和蒙脱石含量,找到了废白土提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利用提纯废白土合成有机膨润土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56 ) [HTML 0KB] [ PDF 1011KB] ( 577 )
0 姜迎全;盛玉钊;席德立
民用清洁煤技术的定量评价与筛选
选用合适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是提高居民生活用煤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笔者提出的清洁煤技术定量评价方法对民用清洁煤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各种民用适用清洁煤技术的单位综合成本分别为选煤48元/GJ,民用型煤45.73元/GJ,炼焦制气28.53元/GJ,加压气化联产甲醇54.73元/GJ,加压气化联产油蜡50.71元/GJ,两段炉气化88.66元/GJ,直立炉气化38.84元/GJ,其中炼焦制气是单位综合成本最小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敏感度分析表明,煤气化将是民用清洁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33 ) [HTML 0KB] [ PDF 1135KB] ( 548 )
0 高宝玉;王占生;汤鸿霄
用流动电流技术研究聚硅氯化铝混凝剂的电动特性
采用流动电流(SC)技术,研究比较了聚硅氯化铝(PASC)与聚合氯化铝(PAC)的电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带负电荷的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AS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其下降程度与PASC的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密切相关,B值和Al/Si摩尔比越小,则PASC的电中和能力就越弱.制备工艺对PASC的电中和能力略有影响.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55 ) [HTML 0KB] [ PDF 1040KB] ( 666 )
0 张铣;薛彬;魏雪涛;雷志明;刘湛;周弘
镉免疫毒性机理的初步探讨
从免疫细胞功能调控因素初步探讨镉免疫毒性机理0.3-2.4mg/kg/d氯化镉连续给小鼠灌胃14d,观察免疫器官重量及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钙调素(CaM)含量、巨噬细胞内NO、O2、H2O2变化。结果是0.3-2.4mg/kg/d氯化镉对免疫器官重量未见有明显影响,但0.3mg/kg/d组腹腔灌洗液巨噬细胞总数减少、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淋巴细胞胞内钙离于增加、钙调素呈下降趋势,巨噬细胞NO生成、O2减少、H2O2有减少趋势体外试验50μmol/L氯化镉出现抑制淋巴细胞转化、IL-2减少、胞内钙离子增加、CaM含量降低趋势认为镉免疫毒性可能与其引起淋巴细胞钙稳态失衡密切相关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09 ) [HTML 0KB] [ PDF 1460KB] ( 597 )
0 沈维干;季全兰;李朝军;荀爱华;陈兰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
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外受精的方法研究了CdCl2对小鼠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GVBD)、第一极体释放及体外受精(IVF)的影响.结果表明,CdCl2对GVBD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影响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并可降低IVF频率CdCl2影响极体释放和IVF率可能是其对纺锤体的破坏,使得减数分裂不能正常进行,同时还可能影响微丝等细胞骨架成分,阻止正常胞质分裂实验结果还显示,CdCl2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可逆的,或者仅仅是对减数分裂的延迟作用.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20 ) [HTML 0KB] [ PDF 777KB] ( 596 )
0 唐桂刚;白乃彬
氯代脂肪烃构效关系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式
通过检索美国国立职业与卫生研究所化学物质毒性效应登录(RTECS)1998年版光盘系统,搜集了65种氯代脂肪烃化合物对大鼠急性毒性口服LD50数据,并利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了氯代脂肪烃分子结构与对大鼠急性毒性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式对预报集8种氯代脂肪烃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网络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遗传神经网络是由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耦合而成讨论了遗传神经网络的构造以及怎样利用遗传神经网络建立构效关系(QSAR)模式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36 ) [HTML 0KB] [ PDF 1148KB] ( 629 )
0 肖春旺
烟碱对东方粉蝶幼虫觅食行为的影响和毒害作用
利用结球甘蓝、大白菜、蕹菜和莴苣菜4种蔬菜及东方粉蝶幼虫作为实验对象,以0%、0.01%、0.1%、1%和2%5种烟碱浓度梯度研究东方粉蝶幼虫对经过不同烟碱浓度喷洒过的4种蔬菜的觅食行为以及不同烟碱浓度对东方粉蝶幼虫的毒害作用.研究表明,在同一烟碱浓度下,东方粉蝶幼虫对4种蔬菜觅食行为及毒害致死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烟碱浓度显著影响东方粉蝶幼虫对4种蔬菜的觅食数量和存活时间;烟碱浓度与东方粉蝶幼虫的觅食数量和对东方粉蝶幼虫的毒害致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59 ) [HTML 0KB] [ PDF 1102KB] ( 682 )
0 李清雪;陶建华
应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评价海域富营养化
探讨了浮游植物对海水富营养化程度的指示作用,并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指数对天津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天津近岸海域水质基本属中营养水平,但某些站位在有些季节呈严重的富营养水平,并呈现枯水期和丰水期高,平水期低的特征,与化学指标的评价结果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特别是当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盐,生物学指标更能正确合理地进行水质评价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67 ) [HTML 0KB] [ PDF 1033KB] ( 973 )
0 傅立新;郝吉明;贺克斌;何东全;吴烨
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放新标准
如何有效地控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型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NOx和CO的排放分担率已达41%和82%;在4种不同控制方案的排放削减效果与成本计算中发现,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地削减NOx排放;而且,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方案具有更低的削减成本,因此,在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北京市应该尽可能采用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方案,才能尽快控制汽车排放污染,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40 ) [HTML 0KB] [ PDF 1008KB] ( 590 )
0 王金生;李书绅;杨志峰
包气带中85Sr迁移的浓度双峰分布数值模拟研究
为了深入研究核素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开展了在黄土包气带人工喷淋条件下,85Sr、60Co和134Cs的加速迁移试验经过两年多的示踪试验,发现85Sr在迁移过程中,出现了浓度双峰分布.用单一对流弥散数值模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基于“85Sr以两种化学形态迁移”的假设,采用两种不同的吸附参数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拟合得较好,得出85Sr的两种化学形态的分配系数分别介于400-800mL/g和30-60mL/g.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271 ) [HTML 0KB] [ PDF 1240KB] ( 633 )
0 胡春华;濮培民;王国祥;黄宜凯
冬季净化湖水的效果与机理
为了做到全年改善饮用水水质,需要研究在冬季怎样有效净化水质的问题为此,在太湖重富营养化水域进行了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改进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若干措施后,能大大地改善水质;滞留时间<2d时,工程内净化效果不明显;滞留时间延至7d左右时,水质指标能改善50%-80%;工程内水质净化的机理为高等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细菌的共同作用,使人工生态系统工程成为抵抗环境变化的稳定生态系统,使水质变化处于良性循环;而滞留时间<2d或在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外,水质变化处于恶性循环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35 ) [HTML 0KB] [ PDF 1367KB] ( 769 )
0 王琳;王宝贞;聂梅生;曾祥荣;马文铁;李冰
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组合系统的运行效能
将膜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组合,在臭氧化-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前,先经MF过滤,去除能被O3氧化的固体颗粒状有机物,减轻BAC的有机负荷,再对BAC出水进行UF过滤,能有效地防止由BAC表面脱落的微生物进入水中,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为60%-85%,CODMn值全部在1.2-17mg/L之间,平均为1.3mg/L能确保出水水质.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22 ) [HTML 0KB] [ PDF 695KB] ( 672 )
0
《中国环境科学》第19卷总目录
1999 Vol. 19 (6): 0-0 [摘要] ( 316 ) [HTML 0KB] [ PDF 0KB] ( 151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