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5年 15卷 4期
刊出日期 1995-08-20

论文
论文
0 毕军**;王华东
有害废物运输环境风险研究
有害废物,运输风险是区域环境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是实现“区域环境风险最小比”的重要管理对象。本文在以往有害废物运输风险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元路段的概念,描述了相关特征,并建立了运输风险、运输成本的计算模型及运输路线优化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对沈阳市有害废物运输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在运输路线优化过程中得到应用。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686 ) [HTML 0KB] [ PDF 1499KB] ( 829 )
0 曾光明;杨春平;曾北危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设想理想环境系统,以实际环境系统及其子系统与理想环境系统关系密切的程度作为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手段提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并在东江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应用。结果是建库前环境(序列)与理想环境(序列)的关联度r10小于建库后的环境(序列)与理想环境(序列)的关联度r10,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定量为r20r10=0.122,即工程使环境总体向理想环境发展了12.2%。如何确定理想环境序列是该方法的关键。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64 ) [HTML 0KB] [ PDF 1164KB] ( 742 )
0 戴树桂;朱坦;白志鹏
受体模型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和进展
综述用于大气颗粒物研究的受体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对受体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特点,常用受体模型的技术内容,受体模型在城区尺度、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受体模型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提出当前应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47 ) [HTML 0KB] [ PDF 1575KB] ( 1268 )
0 王文兴;谢英;林子瑜;王慧**
甲烷光氧化反应速率常数及其在大气中的寿命
应用具有分析系统的、可抽真空的烟雾箱进行甲烷在空气中光化学反应的模拟研究。详细研究了CH4空气及CH4-O3-空气两个体系的光化学反应,描绘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到甲烷的光化学氧化具有准一级反应特性的结论,证明了O3的加入可加速甲烷的衰减。定量地测定了甲烷衰减的表观速率常数,并根据实验数据推算了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419 ) [HTML 0KB] [ PDF 868KB] ( 704 )
0 胡二邦;刘兴增;张和原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模式估算国际比对
介绍我国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模式估算国际比对”中采用的模式及其估算结果与实测值以及与其地各国估算结果的比较。提出土壤表面沉积量与农作物可食部分核素浓度估算模式(属半动态模式,其余模式采用国内通用的静态模式)。比较结果表明,对事故后当年的浓度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对事故后第2年及更长时间的预测结果明显偏高,有待改进。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25 ) [HTML 0KB] [ PDF 866KB] ( 729 )
0 张彤;金洪钧
用浮萍试验检测4种污染物的植物毒性
用浮萍试验检测丙烯腈-腈纶工业废水中4种主要污染物:丙烯腈、硫氰酸钠(NaSCN)、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植物毒性。结果表明,4种污染物对浮萍的96h-IC<sub>50</sub>分别为27.08mg/L、3662.6mg/L、3684.6mg/L和12197mg/L。除NaSCN外,浮萍对其它3种污染物的敏感性与水生动物的敏感性相近。文中还对浮萍试验的反应终点、重复间的偏差及浮萍的实验室培养进行了讨论。采用浮萍生长抑制试验检测植物毒性,不仅克服了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操作繁锁,难以去除废水背景值等缺点,并能更好反映废水毒性的变化。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61 ) [HTML 0KB] [ PDF 1416KB] ( 891 )
0 刘建荣;牛志卿;吴国庆
戊二醛对紫色非硫光合细菌脱氢酶活力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细胞对戊二醛毒性的耐受能力及应用条件的适宜范围,可为废水处理中固定化细胞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以紫色非硫光合细菌(PSB)为例,直接用戊二醛作用于细胞,在不同pH值、温度、戊二醛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研究戊二醛对PSB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对PSB脱氢酶活力影响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戊二醛浓度和反应时间。当戊二醛浓度为0.5~1.0%,反应时间为1~2h时,PSB脱氢酶活力回收可达83%以上;PSB细胞经戊二醛处理后,热稳定性增强,pH稳定性无明显变化;并比较出热带假丝酵母菌和PSB对戊二醛的毒性耐受能力大于大肠埃希氏杆菌和芽孢杆菌yol。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63 ) [HTML 0KB] [ PDF 807KB] ( 630 )
0 丁文兴;聂岚;朱惠刚
非程序DNA合成试验检测长江水质的遗传毒性
应用原代肝细胞的非程序DNA合成(UDS)试验检测水质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试验条件是可行的。UDS试验从DNA修复合成的角度来反映受试物的遗传毒性作用,可作为水质的评价方法之一。应用UDS试验对长江中下游五个城市的源水及自来水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无论是源水还是自来水均可引起cpm值的升高,说明对哺乳动物细胞均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52 ) [HTML 0KB] [ PDF 997KB] ( 601 )
0 傅迎春;修瑞琴;许永香;高世荣
氟与硒对大型溞的联合毒性研究
研究氟离子与四价硒、氟离子与六价硒对大型溞的急性联合毒性,并采用相加指数法和毒性单位分析法评价其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氟离子与两种价态硒的联合毒性都为拮抗作用;氟与四价硒的拮抗作用程度大于氟与六价硒的作用;氟离子与四价硒在不同浓度比例下混合作用,其拮抗作用程度不同,并呈一定规律性变化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36 ) [HTML 0KB] [ PDF 771KB] ( 777 )
0 罗国维;卢平;林世光
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的降解机理研究
在应用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生产废水中试试验中,着重研究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及其降解效率。同时采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C/MS(色谱一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埃希氏菌属、发酵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具有将洁霉素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作用,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406 ) [HTML 0KB] [ PDF 1092KB] ( 1000 )
0 胡勇有*;王占生;汤鸿霄
显微镜电泳技术研究聚磷氯化铝的混凝特性
采用显微电泳技术和混凝实验研究聚磷氯化铝对100mg/L蒙脱土悬浊水的混凝过程。描述了聚磷氯化铝的电泳特征及其混凝作用特性,并在较低的、相同的碱磷化度Bp(Bp<1.5)基础上比较聚磷氯化铝与普通聚合氯化铝的混凝特征过程。结果表明,聚磷氯化铝的混凝效能优于聚合氯化铝。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296 ) [HTML 0KB] [ PDF 1112KB] ( 648 )
0 钟长庚;李双华
用稻草和含碱废液制取黄原酸酯并处理含铜废水
以稻草和金属铬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铬反应废液为主要原料制备黄原酸酯,并用来处理模拟的含铜废水和湘潭电缆厂实际的含铜废水。试验考察了废水的pH值、铜的初始浓度及酯的用量对铜脱除率的影响。含铜20mg/L。的废水经处理后,Cu2+浓度可降至0.05mg/L。以下。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32 ) [HTML 0KB] [ PDF 919KB] ( 695 )
0 杨秀山;汪洪杰;石晓东;赵幼一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去除废水中COD、氮和磷的研究
为了减少废水中营养盐的排放量,采用实验室规模的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结果表明,TCOD、SCOD、NH+4-N、NO-3-N、TN、TP、SP(可溶性磷)、SS、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去除率分别为96%、94%、93%、89%、82%、88%、78%、98.0%、99.9%以上。厌氧相产气率平均0.4L/L·d,上所产气体中平均甲烷含量69.8%,CO23.8%,N226.4%。缺氧相产气率平均为0.2L/L·d,平均甲烷含量59.5%,CO212%,N239.2%。好氧相中亚硝酸细菌含量为1.1×105/mL,硝酸细菌含量为1.4×103/mL。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16 ) [HTML 0KB] [ PDF 906KB] ( 782 )
0 马红;李国建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含氨臭气的研究
采用海藻酸钙包埋固定化生物颗粒,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处理含氨臭气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脱臭、硝化效果较好;其气相NH3去除率在92%以上,固定化生物颗粒的硝化速度大于0.63gN/kg固定化湿颗粒·d,远高于土壤及生物膜NH3气脱臭法。对进气NH3-N负荷、pH值、水份喷淋密度与硝化、脱臭效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获得高效脱臭、硝化效果的最佳进气负荷为3.99gN/kg固定化湿颗粒·d,pH值为7.0~8.0,淋洗密度为0.61m3/m2塔截面·d。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63 ) [HTML 0KB] [ PDF 1166KB] ( 732 )
0 周道生;王永广;张健
靛兰染色废水处理的有效工艺及设备
为解决色织企业靛兰染色废水治理问题,在工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采用了“预处理-物化-生化”工艺,并研制安装了一套处理能力为300m3/d的专用设备,经检测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中SS、CODcr、BOD5、S2-、色度、苯胺的去除率分别为73.5%、73.5%、84.98%、96.28%、96.92%、100%。在多年运行中证明该工艺及其设备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投资省、运转成本低。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38 ) [HTML 0KB] [ PDF 900KB] ( 645 )
0 刘维屏;王琪全;方卓
新农药环境化学行为研究──除草剂绿草定(Triclopyr)在土壤-水环境中的吸附和光解
研究土壤、腐殖酸、粘土矿对绿草定的吸附及溶液中的光降解的结果表明:吸附强弱与土壤理化特性密切相关,Freundlich常数Kf与(3·OM%+Clay%)pH3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7);腐殖酸较粘土矿的吸附容量大;绿草定在土壤中的吸附可能有离子键、氢键、配位键及偶极-偶极作用等。太阳光中小于330nm波长的光对降解有效,波长254nm的光对绿草定的降解作用是波长300nm光的3.5倍。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94 ) [HTML 0KB] [ PDF 983KB] ( 704 )
0 潘绍先;吴弢;李云峰
芳烃化合物水溶解度的测定与估算
提出用色谱相对比保留体积(Vg(r))和分子连接世指数二元参数估算芳烃化合物水溶解度(Sw)。为此,测定了13种芳烃化合物在9种麦克雷诺常数(Mc)固定相上的Vg(r),用振荡法测定其Sw,计算它们的一阶项分子连接性指数(1X)和二阶项分子连接性指数(2X),建立了9种固定相的,1g1X与1gSw(方程Ⅰ型)和2S与1gSW(方程Ⅱ型)的二元回归方程。F检验表明,回归方程总体高度显著相关。用上述两方程估算不同芳烃1gSw,估算值与实例值吻合较好,相对误差分别为4.1%和3.7%。用方程(Ⅱ)型估算同一芳烃,标准偏差0.036。误差分析表明由Vg(r)估算Sw方程的相关性不受固定相极性的影响,可方便地选择固定相。
1995 Vol. 15 (4): 0-0 [摘要] ( 324 ) [HTML 0KB] [ PDF 1032KB] ( 700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