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2年 23卷 3期
刊出日期 2002-06-01

论文
论文
0 戴树桂;承雪琨;刘广良;张珽
SDBS及腐殖酸对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水解的影响
研究了腐殖酸(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氨基甲酸酯农药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可以促进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随着SDBS的浓度由0增加为1200mg/L,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增加了约8倍,7倍和6倍.腐殖酸可抑制涕灭威及其氧化产物的水解.在pH值为12的水溶液中,当F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83%,50%,68%;随着HA的浓度由0增大到1000mg/L时,涕灭威,涕灭威亚砜和涕灭威砜的水解速率常数K值分别下降了45%,56%,22%.研究结果对受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50 ) [HTML 0KB] [ PDF 1227KB] ( 737 )
0 陈艳;王金秋;王阳;俞顺章
微囊藻毒素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毒性效应和种群增长影响
研究了微囊藻毒素(MC-LR)对咸淡水褶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克隆培养法,通过编制生命表计算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l)、净生殖率(R<sub>0</sub>)和世代时间(T),研究MC-LR的浓度在1~20mg/mL之间对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MC-LR的24h LC<sub>50</sub>为124.87mg/mL;各实验组轮虫的存活率和繁殖率及种群增长参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R<sub>0</sub>的改变最明显,对照组是实验组的2.4~3.8倍;实验组轮虫的雄体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倍以上.研究还显示了轮虫对MC-LR有较强的耐受能力;MC-LR能降低轮虫的生命周期、繁殖和种群增长率;MC-LR能诱导轮虫雄性个体的发生.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49 ) [HTML 0KB] [ PDF 1107KB] ( 675 )
0 韩志伟;杜世勇;雷孝恩;鞠丽霞;王勤耕
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及其应用
介绍了城市空气污染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济南市空气污染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预报性能;预报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空气质量级别的预报效果更好,对SO<sub>2</sub>、PM<sub>10</sub>和NO<sub>2</sub> 3项污染物的级别预报准确率分别为84.6%,83.2%和94.6%,其总体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7.5%.研究结果还显示,济南市的SO<sub>2</sub>污染已得到明显改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相对较轻,而PM<sub>10</sub>的污染比较严重,已上升为首要污染物,其来源、扩散、转化机制及其控制措施的研究是目前济南市面临的首要问题.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50 ) [HTML 0KB] [ PDF 1360KB] ( 771 )
0 赵玲;洪爱华;齐雨藻;谢隆初
沸石载铜除藻剂的探讨
除藻剂;沸石载铜;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赤潮治理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64 ) [HTML 0KB] [ PDF 735KB] ( 690 )
0 孙红杰;张志群
超声降解甲胺磷农药废水
采用功率超声的新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功率、频率、声强、变幅杆直径、溶液初始pH值以及空化气体种类等因素对降解甲胺磷农药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胺磷的降解率与超声反应时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具有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低频范围内改变超声波频率对甲胺磷降解的影响很小;增大超声波功率、声强和变幅杆直径,甲胺磷降解率明显提高f25mm时可达61.7%;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显著,酸性条件有利于甲胺磷降解;充入空化气体对甲胺磷降解有利,其影响排序为空气>Ar>O2>N2.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72 ) [HTML 0KB] [ PDF 967KB] ( 725 )
0 何江涛;钟佐燊;汤鸣皋;陈鸿汉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系统(CRI)是基于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通过改进,其水力负荷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出水效果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达到2.943m/d时,各污染组分仍可得到较好的去除.COD<sub>Cr</sub>、BOD<sub>5</sub>去除率分别为70%~90%、70%~80%.TN、NH<sub>4</sub><sup>+</sup>的去除率分别为70%~95%、80%~95%.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的原因主要在于干湿交替及设置通气管两种复氧方法的共同作用,使系统无论是在淹水期还是落干期都能保证连续复氧的进行.此外,系统的特殊结构设计使系统内好氧带及厌氧带有机结合,保障了系统内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顺利进行,加强了系统对氮的去除能力.CRI系统的特征使其在污水资源化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01 ) [HTML 0KB] [ PDF 1359KB] ( 774 )
0 王家德;陈建孟;庄利
生物滴滤池处理二氯甲烷废气研究
在f50750mm装有聚丙烯散堆填料的生物滴滤池内进行二氯甲烷废气处理可行性研究.由工厂活性污泥经驯化培养得到的菌种在此填料上挂膜约需30d.空塔气速、进口浓度对二氯甲烷的去除率有较大影响.当二氯甲烷进口浓度为0.70~3.12g/m<sup>3</sup>、空塔气速为30.6~122.4m/h时,二氯甲烷的去除率为45.1%~99.1%.滴滤池中的酸性环境对二氯甲烷的降解有影响.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20 ) [HTML 0KB] [ PDF 1092KB] ( 806 )
0 许中坚;王红宇;刘维屏
氟污染对土壤胶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通过对土壤黏粒悬浮液中加入氟,研究了氟污染对1种水稻土和2种红壤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氟污染使土壤黏粒的稳定性增强,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土壤中增加氟,对土壤胶体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现为红壤大于水稻土;氟污染使土壤胶体的临界聚沉浓度增大的机理是土壤胶体对氟的配位吸附放出羟基而使溶液的pH值升高,增大了胶体负电荷间的静电排斥力,土壤胶体趋向稳定.表明氟污染不利于土粒聚沉,且使其他污染物质易从土壤进入水体,进而污染水源.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85 ) [HTML 0KB] [ PDF 1058KB] ( 858 )
0 陈志澄;杨冰仪;周永红;毋福海;黄丽玫
矿产开发对酸雨形成的影响研究
通过对广东省有色金属、多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的大、中、小型、国家开采和民采(私人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两种经济形式的矿山进行现场调查,对其大气、水、雾等现场监测.将各种类型的矿山尾矿、废石等矿山废弃物以及硫化矿物矿石进行为期两年的模拟实验,了解硫排放的影响因素、排放过程化学形态的分布及排放速率;观察矿山废弃物硫排放受湿度、光、热、氧化、废弃物自身物理性状及矿物结构的控制.结果表明,其排放速率与广东省四季自然条件相关,与广东省酸雨频率吻合,表明矿山开发酸化了大气环境.并提出了矿山环境治理应是酸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序的民采加剧了矿山酸性物质的排放.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13 ) [HTML 0KB] [ PDF 1333KB] ( 708 )
0 岳钦艳;高宝玉;H.H.Hahn;E.Hoffmann
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的特性及絮凝动态过程
采用共聚与复合两种制备工艺,分别制备出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不同Al/Si摩尔比系列的商用聚硅氯化铝(PASiC)混凝剂,并分别采用颗粒粒径测定方法和流动电流(SC)测定技术研究比较了PASiC和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剂的颗粒大小、电动特性和凝聚絮凝动态过程.结果表明,Al/Si摩尔比、B值和制备工艺影响PASiC的聚合和带电特性.Al/Si摩尔比越小和B值越大,PASiC的颗粒就越大;在相同的B值下,PASiC较PAC具有更大的颗粒粒径.PASiC的电中和能力较PAC有所下降,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的电中和能力下降越多;与PAC相比,PASiC具有更快的凝聚絮凝速度和形成更大的絮体;且Al/Si摩尔比越小,PASiC形成的絮体就越大.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64 ) [HTML 0KB] [ PDF 1146KB] ( 661 )
0 周军英;林玉锁;徐亦钢;石利利;陈良燕
邻单胞菌DLL-1对土壤中甲基对硫磷的降解
应用甲基对硫磷降解菌DLL-1对土壤环境中甲基对硫磷农药的降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DLL-1对甲基对硫磷具有高效降解作用,不论是菌原液、菌体细胞还是离心去菌体的培养液都表现出很好的降解作用.DLL-1在土壤中有一定的移动性.当从土壤表面施加菌剂时,对0~6cm深的土层中的甲基对硫磷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对土壤中一定含量的农药来说,降解菌的用量并非越多越好,存在一个最适菌量.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60 ) [HTML 0KB] [ PDF 1036KB] ( 781 )
0 高彦征*;贺纪正;凌婉婷;胡红青;刘凡
几种有机酸对污染土中Cu解吸的影响
研究了乙酸、苯甲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对几种污染土中Cu的解吸及介质条件(如pH值、支持电解质)对其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有机酸对污染土中Cu解吸的影响强弱为柠檬酸>酒石酸>乙酸≈苯甲酸;随着有机酸浓度升高,乙酸、苯甲酸、酒石酸对污染土中Cu的解吸率先降低后升高,柠檬酸对Cu的解吸率则一直升高;随着解吸液起始pH值由2升至8,柠檬酸对污染土中Cu的解吸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酒石酸对污染土中Cu的解吸率则一直降低;随着支持电解质浓度升高,酒石酸对污染土中Cu的解吸率趋于增大,且KCl为支持电解质时的解吸率略高于KNO<sub>3</sub>.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94 ) [HTML 0KB] [ PDF 1264KB] ( 703 )
0 张耀斌;全燮;薛大明;杨凤林;赵雅芝
流动态微波催化反应器处理染料废水的工艺稳定性
酸性蒽醌绿染料在微波辐射催化剂作用下,其脱色率与反应时间、固液比、进样浓度、微波功率密切相关.在静态试验中,固液比为1:2,反应时间为12min,200mg/L的酸性蒽醌绿染料的脱色率达82%.固液比越高,脱色效果越好;但功率过大,造成催化剂损失,效果反而下降.在连续流固液比1:1,进样浓度为200mg/L,HRT为10min,微波功率为250W时,酸性蒽醌绿染料脱色率保持在87.5%左右.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73 ) [HTML 0KB] [ PDF 1043KB] ( 789 )
0 蔡德雷;徐立红
用多项生物标志物评价家用洗涤剂对小鼠的早期影响
将小鼠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家用洗涤剂后,对肝ATP酶、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TOSC)和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进行测定.结果显示,4周龄的小鼠暴露于家用洗涤剂时,在4~12d时间里即可使AChE、GST、TOSC等生物标志物受到影响,但ATP酶活力改变不明显,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改变证明了家用洗涤剂对小鼠的早期影响.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91 ) [HTML 0KB] [ PDF 1049KB] ( 691 )
0 谢国红;李功;马兴杰;刘国光
酵母双杂交法筛检酚类物质的内分泌干扰作用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4种天然和合成的雌激素,4种植物性激素以及14种常用于自来水供水系统中的酚类物质进行了内分泌干扰作用的筛检测定.结果表明,这些物质的作用强度与其结构有很大的关系.14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中,有8种显示出b-半乳糖甘酶诱导活性.从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推测,没有显示出b-半乳糖甘酶诱导活性的物质可能具有抗雌激素(antagonist)作用.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19 ) [HTML 0KB] [ PDF 1272KB] ( 633 )
0 莫罹;黄霞;吴金玲;张力平
混凝-微滤膜净水工艺的膜污染特征及其清洗
通过对膜表面形貌的观察、不同清洗方法对膜通透性恢复效果的评价以及化学洗脱液的成份分析,对混凝-微滤膜工艺中的膜污染特征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污染膜的外表面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表面以微生物污染为主.碱洗能去除大部分的微生物和有机污染物,对膜内、外表面的清洗效果显著;而酸洗对膜表面的无机垢体清除效果较为显著.膜面溶解性有机污染物以小分子量为主,无机污染元素主要是Ca.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97 ) [HTML 0KB] [ PDF 1422KB] ( 741 )
0 夏星辉;许嘉琳;戚慧心;雒娟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DBS的光催化降解能用准一级反应式进行拟合,且DBS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体系中存在磷酸二氢钠时,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降低;当体系中存在三聚磷酸钠时,在其低浓度时DBS的降解速率降低,在高浓度时降解速率则增加.磷酸盐与DBS在TiO2表面会产生竞争吸附,同时也会影响体系的pH值,从而影响到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24 ) [HTML 0KB] [ PDF 1419KB] ( 867 )
0 吾甫尔·米吉提;艾尔肯·热合曼;苏里坦·阿巴拜克力;阿不都克里木·热合曼
利用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L.)净化城市污水的实践
将城市污水的流量控制在400m3/d左右的条件下,在3200m2池面水浮莲净化塘内进行净化处理.结果表明,在滞留处理时间为8d时, SS、BOD5、CODCr、NH4-N与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1.85%、84.54%、81.91%、61.88%、86.96%以上,净化水的理化指标达到二级排放标准;细菌总数与大肠杆菌群总数的剩余率也仅为净化前的0.0078%和0.075%,水的卫生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64 ) [HTML 0KB] [ PDF 1091KB] ( 683 )
0 张邦俊;仇丰;张莉;翟国庆
居住区内高压输电线路工频电磁污染分布研究
为获得110kV高压输电线的工频电磁场在居民住宅区内的分布情况,对邻近110kV高压线的典型居民住宅区内的电磁场进行实测,将实测值结合同线路在空旷地带的电磁场场强分布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住宅区的建筑对输电线产生的电场有较大的衰减效应,对磁场基本无影响;建筑物密度与电场场强有较密切的相关性,而与磁场场强没有相关性.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291 ) [HTML 0KB] [ PDF 1203KB] ( 797 )
0 朱茂旭*;蒋新;和文祥;余贵芬;季国亮
红壤中质子化及铝的溶解与质子缓冲之间的关系
用平衡实验及动力学实验研究了我国南方4种红壤的表面质子化及铝的溶解与质子缓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游离氧化铁的含量、活性及对铝溶解反应位的掩盖程度等与质子化密切相关因素的不同影响,4种红壤的总H+消耗量和铝溶解量不同,宁海红壤和嵊县红壤的质子化程度及H+的总消耗量大于永春红壤和屯溪红壤;屯溪红壤铝的溶解量最大,宁海红壤铝的溶解量最小.尽管屯溪红壤铝的溶解量最大,但H+的总消耗量却最小.当红壤中氧化铁含量较高时,铝的溶解在H+消耗中只起次要作用,质子化过程是H+消耗的主要途径.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02 ) [HTML 0KB] [ PDF 1434KB] ( 656 )
0 梁威;吴振斌;周巧红;成水平;付贵萍
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与净化效果及相关分析
利用平皿计数法和其他传统方法,研究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以及它们与污水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不相同;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下行流池发挥了主要作用;构建湿地基质中微生物数量与污水中的KN以及CODCr的去除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微生物的活动是它们去除的主要途径;构建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数量与TSS以及TP的去除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TSS和TP的去除有其他途径.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构建湿地处理污水提供了依据.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12 ) [HTML 0KB] [ PDF 1050KB] ( 884 )
0 韩建刚;白红英;曲东
地膜覆盖对土壤中N2O排放通量的影响
田间试验研究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膜覆盖对土壤中N2O排放通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生长期内,地膜覆盖措施使N2O排放通量在扬花期最高,成熟期最低;N2O排放通量的增加幅度在小麦分蘖期最高,扬花期最低.在土壤剖面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5,10,20cm土层处N2O排放通量依次递增;地膜覆盖措施使N2O排放通量的增加幅度在10cm土层处为最高.地膜覆盖使土壤中N2O排放通量增加.
2002 Vol. 23 (3): 0-0 [摘要] ( 307 ) [HTML 0KB] [ PDF 802KB] ( 727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