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8年 18卷 2期
刊出日期 1998-04-01

论文
论文
0 刘维屏;王琪全;李克斌
近代分析技术研究农药与土壤活性组份作用机理
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和腐植酸是对农药吸附的最主要两类活性组份。作者从基于红外光谱(IR)、电子自旋共振谱(ESR)、X-衍射等近代分析技术,对农药在土壤活性组份上吸附机理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综述。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46 ) [HTML 0KB] [ PDF 1568KB] ( 767 )
0 吴根福;吴雪昌;金承涛;宣晓东;李梅姿
杭州西湖底泥释磷的初步研究
为了探讨杭州西湖底泥的释磷状况,通过对钱塘江引水前后西湖水体中总磷浓度的测定,根据物质平衡原则,求得西湖底泥平均释磷速率为3.49mg/m2·d,全湖年释磷量达7.22t。此外用实验室模拟法对底泥释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值和扰动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底泥释磷产生作用,其中尤以pH值的改变和扰动影响较大;结果还显示,微生物在底泥释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89 ) [HTML 0KB] [ PDF 1103KB] ( 884 )
0 孙凡;钟章成
重庆缙云山四川大头茶常绿阔叶林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与生物循环
四川大头茶,常绿阔叶林,重金属,循环,净化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37 ) [HTML 0KB] [ PDF 1441KB] ( 621 )
0 袁有宪;王会平
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Daphnia magna)繁殖的影响
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Daphniamagna)生殖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醛浓度低于6mg/L时,对大型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7~10mg/L时,使首次生殖周期推迟1~2d,使第二次生殖周期提前1~2d。对苯二甲酸浓度32mg/L以下时,对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基本无影响;64~256mg/L时,使首次生殖周期均推迟1~2d,第二次生殖周期均缩短1~2d。乙二醇浓度在1000mg/L以下时,对首次生殖周期无影响;2000~4000mg/L时,推迟首次生殖周期1d;浓度低于4000mg/L时,对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乙醛浓度在5mg/L以下时,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6~10mg/L时,显著降低其繁殖数量,分别降低38.3%~74.1%和12.8%~65.3%。对苯二甲酸浓度低于32mg/L时,对首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64~256mg/L时,降低首次繁殖数量62.9%~75.3%;浓度低于16mg/L时,对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32~256mg/L时,使第二次繁殖数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41 ) [HTML 0KB] [ PDF 989KB] ( 694 )
0 张祖陆;彭利民
莱州湾东、南沿岸海(咸)水入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莱州湾东、南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具代表性的海水入侵区域之一,该地区有海水、埋藏卤水(古海水)两种不同的入侵类型。为揭示该地区地下咸-淡水过渡带复杂的水化学变化过程和地下淡水被侵染的机理,通过在典型地段咸-淡水过渡带的4条地下水观测剖面,进行了长期水化学监测分析。研究表明,现代海水、卤水在入侵过程中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有明显不同;地下水与含水岩层间的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对咸水的地下入侵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28 ) [HTML 0KB] [ PDF 1226KB] ( 829 )
0 陈红;叶兆杰;方士;刘巽镶
不同状态MnO2对废水中As(Ⅲ)的吸附研究
利用MnO2对含As(Ⅲ)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nO2对As(Ⅲ)有着较强的吸附能力,其饱和吸附量为44.06mg/g(δ-MnO2)和17.9mg/g(ε-MnO2),阴离子的存在使MnO2吸附量有所下降,一些阳离子(如Ga3+、In3+)可增加其吸附量,吸附后的MnO2经解吸后可重复使用。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57 ) [HTML 0KB] [ PDF 1102KB] ( 753 )
0 陈静生;夏星辉;蔡绪贻
川贵地区长江干支流河水主要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及分析
收集整理了川贵境内长江干流及某些支流近30年来河水主要离子含量资料,发现该地区河水主要离子含量有以下变化趋势:Ca<sup>2+</sup>、SO<sup>2</sup>-<sub>4</sub>含量及总硬度与总碱度的比值均有升高趋势,某些站点的pH值和HCO<sup>-</sup><sub>3</sub>含量还有下降趋势。通过对上述离子含量变化与当地酸沉降、氮肥施用量的关系分析,初步认为当地河水水质变化趋势是环境酸化过程在酸不敏感地区对陆地水水质影响的一种表现。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77 ) [HTML 0KB] [ PDF 1259KB] ( 751 )
0 成玉;陈立民;盛国英;闵育顺;傅家谟;邵波
广州市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分布、季节性变化及来源判识指标
多环芳烃(PAH)具致癌特性,研究气溶胶中的PAH在不同功能区中的分布、变化及来源,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大流量总悬浮颗粒采样器,在广州市区5个代表性功能区采集季节性气溶胶样品共25个。用GC-FID、GC-MSD定量和半定量分析PAH组份。研究区气溶胶中检测出23种母核PAH,50多种烷基PAH。优先控制的PAH含量随功能区和季节而变化,其秋、夏季平均浓度具工业区>商业区>交通区>化工区的分布特征,秋季优控PAH浓度高于春、夏季。根据荧蒽/芘和间四联苯/荧蒽比值等指标判别,区内PAH主要来源于油、煤类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10 ) [HTML 0KB] [ PDF 1040KB] ( 758 )
0 路光杰;曲久辉;汤鸿霄
高效聚合氯化铝的电化学合成研究
研究了一种新的聚合氯化铝的制备方法—电化学合成法。该法以金属铝为阳极,AlCl<sub>3</sub>水溶液为电解液,采取低电压、大电流工作方式。确定了影响有效铝聚合形态的电化学和溶液化学因素,成功制备出碱化度B=2.4,有效絮凝成分Alb含量70%以上的优质聚合氯化铝液体产品。水处理絮凝实验结果证明,电解法制备的聚合铝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聚合铝和絮凝剂。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17 ) [HTML 0KB] [ PDF 1141KB] ( 782 )
0 刘鸿;成少安;张鉴清;曹楚南;蒋伟川
无水条件下气相三氯乙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以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主波长254nm紫外线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气相三氯乙烯(TCE)在无水条件下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结果发现,TCE的光催化降解产物为HCl、CO<sub>2</sub>及Cl<sub>2</sub>,并得出TCE在无水条件下光催化反应的计量式为C<sub>2</sub>HCl<sub>3</sub>+2O2hv/TiO2→HCl+2CO<sub>2</sub>+Cl<sub>2</sub>,该计量式与有水条件下光催化反应降解TCE的计量式不同。结果还发现,TCE初始反应速率与光强的0.16次方呈正比,光催化降解速率方程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公式<sub>〔1〕</sub>。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58 ) [HTML 0KB] [ PDF 918KB] ( 698 )
0 陈卫国;朱锡海
电催化产生H2O2和·OH及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
采用自制的电催化装置研究了苯酚、苯胺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三种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规律。证实了在电催化过程中活性物种H2O2和·OH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键在于体系产生活性中间体的量。体系产生的H2O2量愈大,相应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愈高。体系产生的H2O2大于0.3mg/L时,有机物去除效率才会有明显的提高。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16 ) [HTML 0KB] [ PDF 751KB] ( 1025 )
0 袁峻峰;陈浩文;吴宝玲;李永祺
南极麦克斯韦尔海湾阴离子洗涤剂污染研究
首次报道了南极麦克斯韦尔海湾海域阴离子洗涤剂污染的变化和分布状况。研究海域水体阴离子洗涤剂含量在0.148~0.997mg/L之间,若按中国国内地表水水质标准0.3mg/L评价,全部20个站次中有6站次超过标准,超标率达30%,表明该地区已有一定程度的阴离子洗涤剂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各考察站的生活污水。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13 ) [HTML 0KB] [ PDF 723KB] ( 728 )
0 傅大放;邹路易;邹宗柏
不加催化剂和掩蔽剂的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Cr
现行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密封消解法缩短了消解时间,但仍存在汞盐污染。作者对微波密封消解法测定CODCr作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加Ag24作催化剂,也不加HgSO4作氯离子的掩蔽剂,该方法同样可以得到与回流法相近的分析结果。同时还提出应当控制的反应时间、反应体系酸度等操作参数。该方法是一种可供选用的无汞盐化学需氧量快速测定法。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38 ) [HTML 0KB] [ PDF 1010KB] ( 690 )
0 徐镜波;景体淞
硝基芳烃对鲤鱼鱼鳃ATPase的活性抑制和QSARs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测定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鱼鳃ATPase活性的半抑制浓度-logIC50值,以一阶价分子连接性指数1XV,取代基常数总和∑σ、指示变量I、分子分支指数1Ka、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及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为参数,进行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芳烃的毒性和∑σ、I、ELUMO3个参数密切相关。在上述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20种硝基芳烃的QSAR方程,其相关系数为0.927。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12 ) [HTML 0KB] [ PDF 922KB] ( 803 )
0 汤新慧
除草剂诱发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研究
研究了10种常用稻田除草剂对中华大蟾蜍(<I>Bufobufogargarizans</I>)蝌蚪红细胞微核的诱突变效应。蝌蚪在各除草剂试验液中染毒7d,采心脏血制片。结果表明,毒草胺、杀草丹等8种除草剂能诱发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显著增高,最高达11.5‰(毒草胺、0.5mg/L),与对照组(4.2‰)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诱突变效应最强,其0.8mg/L浓度组平均微核细胞率分别为8.2‰和6.5‰。研究中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微核细胞率与除草剂浓度呈正相关,使用浓度下杀草丹等6种除草剂具有明显诱突变效应。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46 ) [HTML 0KB] [ PDF 1034KB] ( 811 )
0 崔凤军;杨永慎
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
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它的组合类型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因此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其评价结果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利用环境承载力定量表述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经济效益、环境资源产出率和环境资源满足度三因子集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矩阵转换评价方法。以本溪市作为实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71 ) [HTML 0KB] [ PDF 1672KB] ( 916 )
0 杨琦;赵建夫;汪立忠;陆雍森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
在中温(160℃)和中压(0.98Pa)条件下,采用催化湿式氧化处理香料废水。试验结果表明,香料废水经30min的湿式氧化处理COD、TOC、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9.1%、74.8%、79.5%,并对反应过程经验动力学模式进行求解。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288 ) [HTML 0KB] [ PDF 620KB] ( 761 )
0 樊凌雯;张肇铭;张德咏;杨素萍
利用光合细菌处理糖蜜酒精发酵废液中试研究
利用厌氧可溶化发酵-光合细菌(UASB-PSB)四级槽法处理糖蜜废液,COD<sub>Cr</sub>和BOD<sub>5<sub>去除率分别达95.33%和96.12%以上,处理后的光合细菌菌液可以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51 ) [HTML 0KB] [ PDF 660KB] ( 795 )
0 孟伟;赫英臣;郑丙辉
地下水水源保护带确定的理论原则
针对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现实,借鉴在国外的研究经验,提出地下水保护的水源地保护带划分的概念,将地表补给区划分为“三带”,对“三带”划分的原则、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给出了较详细的说明,认为“三带”的划分和50天线的确定要充分依据地下水的动力学特征、细菌在地下水中的消减规律和地下水覆盖层的性质来确定,地下水的动态特征、赋存形式和不同岩石的保护程度指数I影响50天线的范围。在确定保护带的基础上,要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针对不同保护带提出明确的环境标准和技术规范,在这方面,我国在环境科学技术上还是薄弱的,应予加强技术研究和示范,逐步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21 ) [HTML 0KB] [ PDF 1179KB] ( 671 )
0 田卫;俞穆清;王国平;郭传新
吉林省主要河流指定标准功能可达性分析
根据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的河流水域功能类别和1995年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吉林省主要河流34个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单项指标、全指标、有机污染型指标和重金属污染型指标进行了功能评价。结果表明,仅有6个监测断面满足指定的标准功能要求,符合率仅为17.6%,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sub>Mn</sub>和挥发酚。以COD为控制指标,根据逆推法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式,计算了污水达标排放情况下的污水允许排放量,从而对河流控制断面指定的标准功能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达标排放时,河流流量较大、污径比较小的河流可达到指定标准功能要求;而枯水期流量较小、污径比较大的河流很难达到,应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26 ) [HTML 0KB] [ PDF 1150KB] ( 735 )
0 张兰英;韩静磊;安胜姬;冯育晖;张德安;赵常富
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去除
采用GC-MS-DS联用技术鉴定出垃圾渗沥液中的93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有22种被列入我国和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的污染物的黑名单中。在距垃圾场最近的地下水中的含量和种类最多,离1000m处仍然存在有机污染物。利用铝土矿混凝及吸附方法,对垃圾渗沥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其中48.93%的有机物完全被去除,12.90%的有机化合物去除率达70%以上,20.43%的有机物去除率达50%以上,18.23%的有机化合物去除率达50%。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417 ) [HTML 0KB] [ PDF 1024KB] ( 1049 )
0 袁林江
聚乙烯醇(PVA)固定化反硝化菌的脱氮特性
采用PVA包埋反硝化菌,研究了其脱氮特性并与未包埋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包埋反硝化菌,包埋菌进行废水脱氮时的最适宜pH值及温度未变,为pH=8和30℃,但在外界环境超出最适范围时,表现出明显的耐受性,尤其是在低温(10℃)下。另外包埋菌在低浓度DO或高浓度NH+4存在的条件下其脱氮活性均远高于未包埋菌。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356 ) [HTML 0KB] [ PDF 698KB] ( 750 )
0 王凯荣;陈朝明;龚惠群;万继武;张格丽
镉污染农田农业生态整治与安全高效利用模式
传统的镉污染治理策略多以改造和净化环境、恢复土壤质量为宗旨。作者从有效利用污染农田的角度,提出了农业生态整治策略,即将污染农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通过发掘利用生物(植物)自身的耐(抗)镉基因,使污染土地在农业领域重新获得安全而高效的利用。介绍了对某铀矿区近40hm2镉污染农田进行治理利用的成功实践。通过采用桑蚕生产模式替代粮作生产模式,杜绝了污灌污染,消除了食物链中镉的危害,使土壤生产力得到恢复,农田年均产值比水稻模式提高2880元/hm2,比种玉米提高8880元/hm2,利税增加1980元/hm2,耕层土壤镉含量年平均下降1.33mg/kg。还论述了镉在桑树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桑树生长和蚕茧质量的影响。
1998 Vol. 18 (2): 0-0 [摘要] ( 297 ) [HTML 0KB] [ PDF 1268KB] ( 710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