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88年 8卷 5期
刊出日期 1988-10-20

论文
论文
0 李锦霞 张功勋 杜荣归 陈泽夏 郑久华
痕量重金属在厦门港和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中的分布特征*
研究了厦门港和九龙江河口表层海水中铜、铅、锌、镉、钻,镍和铁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得到的数据为迄夸国内报道的最低值。重金属在港湾内的分布与污染源有关,在河口区的分布由元素在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的行为决定。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464 ) [HTML 0KB] [ PDF 223KB] ( 701 )
0 陈光荣 金 波 李 明 袁本治 杜明先
蚕豆叶尖细胞微核测定(MCNT)及其监测大气污染的研究*
本文报道了在Cr<sup>+3</sup>和Cr<sup>+6</sup>两种铬离子的诱导下,蚕豆叶尖和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利用蚕豆叶尖细胞微核测定检测了有害气体(二甲苯、H2S)获得了阳性结果。在此基础上监测了黄石市大气污染,经统计学分析,各大气采样点所出现的叶细胞MC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F<sub>o.01</sub>,P《0.01),表明黄石市各大气采样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64 ) [HTML 0KB] [ PDF 359KB] ( 717 )
0 孙玉琳 赵金荣
集中制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济南市为解决造纸废水的污染问题,在郊区建纸浆厂采取“集中制浆,分散造纸”的专业化生产方式。通过环境影响模拟预测,纸浆厂建成后,可减轻小清河污染负荷,BOD的排披量可降低30~40%。同时“集中制浆”又进行碱回收,提高了厂内处理水平,降低处理负荷,取得了明显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所以采取“集中制浆,分散造纸”的专业化方式是造纸工业的发展方向。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27 ) [HTML 0KB] [ PDF 241KB] ( 681 )
0 李时蓓 柴发合 任阵海 叶汝求 王家贞 任宇征 陈景贤 吕位秀
大气总尘污染及植被对其影响的研究
本文研究了风蚀土壤的尘污染模式。假定自由飘动的微粒与风蚀土壤之间没有明显的 区别,尘粒停留在含有土壤和地表条件的每个可控立体网格内。分别采用已改进的Bagnold-Chepib水平流量公式和Gillette垂直流量公式<sup>[1]</sup>计算了可控制体积各个表面物的输送通量.利用所提出的模式计算了以地表尘土为源的扬尘污染及城市烟尘污染,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植被覆盖率对扬尘污染的影响。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60 ) [HTML 0KB] [ PDF 232KB] ( 603 )
0 郝卫东 徐厚恩 李正芸 刘宗仁
焦炉逸散物接触人群细胞遗传学监测的研究
本文综合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及微棱(MN)两项指标,研究了焦炉逸散物细胞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焦炉逸散物接触可引起SCE及MN率的明显增高,而低浓度逸散物接触只MN率显示增高。说明同时应用SCE,MN指标对焦炉逸散物接触人群进行监测可更全面地观察焦炉逸散物的细胞遗传毒性。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52 ) [HTML 0KB] [ PDF 190KB] ( 604 )
0 张云
论《民法通则》对环境保护民事法律调整的发展
对于环境权、无过失责任制、举征责任的转移、 “两罚”制度及污染连带责任等问题,由于我国立法上没有规定或规定得不明确,以致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大,于环境纠纷的解决、环境饷保护和污染的防止是不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后,这种局面有了变化。本文从上述问题的一般情况人手,论述了<民法通则>对其民事法律调整的发展。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290 ) [HTML 0KB] [ PDF 295KB] ( 459 )
0 樊德方 陈鹤鑫 楼小华 陈忠明
农药生态毒理研究(V)——六六六在稻区水体中的残留与归趋
在浙江肖山杜湖村“农药生态毒理研究基地”<sup>[1]</sup>,1980~1985年连续六年水体巾六六六残留动态检测表明;稻区使用六六六与水体污染密切相关,用药期与塘、河水污染峰期具同步性,用药各年污染动态曲线呈峰谷型起伏,污染峰值可高达247ppb,而用药年的非用药期,则处于较低残留水平(4ppb左右),残留半衰期7~9天,1983年始全基地 停用六六六,当年水体污染峰期随之消失,年残留水平比上年(用药年)低一个数量级左右,1984年继续下降,至1985年全年处在O.027~0.5ppb的列低的水平,比1982年低2~3个数量级,污染动态曲线更趋平缓。足见,与基地稻田土壤中残留递变相似<sup>[1]</sup>,六六六在稻区水体中亦并非为高残留性农药,一旦停用六六六,水体的污染可得以改善。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55 ) [HTML 0KB] [ PDF 229KB] ( 640 )
0 吴峙山 李达 赵彤润
可能一满意度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城市生态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本文着重介绍可能-满意度的分析方法。在进行城市生态系统分析时,为寻求合理而可行的环境目标,必然要考虑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这样就必须在系统分析的多目标决策中寻找协调各目标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在“北京分区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影响分析(东城分区)”的研究中,我们引入了采用可能一满意度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
环境目标问题。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18 ) [HTML 0KB] [ PDF 291KB] ( 601 )
0 纪云晶*
农用稀土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续)
本文报告了农用稀土硝酸盐对白鼠经口毒性属低毒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轻度刺激作用。无明显蓄积。在400mg/kg剂量下无致畸致突变效应。给大鼠、猴经口喂饲吸收极少。对猴90天及对大鼠两年的慢性喂养实验,未见有特异性的生化、病理改变,各实验组的肿瘤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其无作用剂量猴为lOOmg/kg,大鼠为60mg/kg体重。据此建议每人每日可以允许摄入量(ADI)为0.6mg/kg,认为此剂量是较安全的。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35 ) [HTML 0KB] [ PDF 225KB] ( 750 )
0 毕木天 王琪 周才品
北京市室内环境空气中氡气的测量和剂量估算
本工作测量了北京市区民房室内、地下室和地铁中环境空气中的氡的浓度。通风良好的民房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为0.66~4.09(×10<sup>-13</sup>)Ci/1;通风不好的民房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为3.28~7.78(×lO<sup>-13</sup>)Ci/l,普通地下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为3.27-22.2(x10<sup>-13</sup>)Ci/l,防空洞改建的地下室内空气中氧的浓度为1.49~17.9(×10<sup>-12</sup>)Ci/I,地铁内空气中的氧浓度为
1×lO<sup>-12</sup>ci/l。根据所测出的氡的浓度和室内一般停留时间,计算了个人所受剂量。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408 ) [HTML 0KB] [ PDF 224KB] ( 597 )
0 胡大理 谢锐 汪贞惠
混合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研究*
本文叙述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混合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的方法及主要成果。包括全区废水生化处理可能性测定;混合废水的生化处理模型试验及生产运行;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以及投加炭黑提高处理效果等工业化实践。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19 ) [HTML 0KB] [ PDF 311KB] ( 708 )
0 杨相恒
车流高峰时间内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遥感测定试验
本文着重讨论了利用航测遥感技术监测车流高峰时间内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原理、方法及步骤。并以西安市雁塔地区为例,将遥感测定的噪声数据与地面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两者良好一致。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44 ) [HTML 0KB] [ PDF 235KB] ( 579 )
0 曹佳 卓鉴波
不同致突变剂和纺锤毒剂诱导的微核面积和DNA含量测定及其意义
本文报道了用先进的图象处理系统测定微核(MN)的面积和DNA含量。用4个致突变剂和2个纺锤毒剂诱导小鼠骨髓红细胞MN,结果各致突变剂MN面积几乎l00%在0.5—4μ<sup>2</sup>内,DNA含量约80-90%为G1期淋巴细胞的0.5-6%;各纺锤毒剂MN面积约15-25%大于4μ<sup>2</sup>,DNA含量约50%大干G<sub>1</sub>期淋巴细胞的6%。面积选择4μ<sup>2</sup>、:DNA含量选择6%,有可能将两类毒剂区分开。本文还对形成MN的染色体可能畸变类型进行了探讨。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289 ) [HTML 0KB] [ PDF 222KB] ( 570 )
0 金洪钧
人工基质在水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应用
在过去十年的水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研究中,人工基质应用于生物采样一直在不断增加。本文通过文献综述,1.简述在水质生物监测中以人工基质作为采样器的生态学原理;2.说明人工基质在毒物和有机污染的生物监测、以及在富营养化的早期警报中的应用; 3.对人工基质应用于生物监测中的采样作出评价;4.为推动我国应用人工基质进行水质生物监测的研究提出看法和建议。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324 ) [HTML 0KB] [ PDF 295KB] ( 738 )
0
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可用酶降解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282 ) [HTML 0KB] [ PDF 0KB] ( 120 )
0
防止化学品油槽船污染的新规则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235 ) [HTML 0KB] [ PDF 0KB] ( 75 )
0
发展经济 保护资源 拯救环境---全国环境与发展学术讨论会建议书
1988 Vol. 8 (5): 0-0 [摘要] ( 241 ) [HTML 0KB] [ PDF 0KB] ( 64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