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9年 29卷 11期
刊出日期 2009-11-20

论文
论文
1121 夏思佳, 王勤耕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
在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AERMOD的框架下,比较了4种已被广泛应用的扩散参数化方案(基于边界层微气象要素的AERMOD湍流参数化方案,基于湍流观测资料和扩散函数的Tub-Obs方案,Briggs参数化方案,NEPA方案).分析了不同稳定度、不同扩散参数方案下的污染物SO2地表浓度差别.总体来说,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4种方案模拟结果的差别不大;在稳定条件下, AERMOD方案的地面浓度明显低于Briggs和NEPA方案,可能是由于AERMOD方案不能很好地识别局地湍流的贡献.
2009 Vol. 29 (11): 1121-1127 [摘要] ( 264 ) [HTML 1KB] [ PDF 722KB] ( 979 )
1128 刘新罡, 张远航
广州市大气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观测研究
利用环境湿度的日变化,对广州市大气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基于反向轨迹模型HYSPLIT,将2006年7月到达广州市区的气溶胶分为海洋型、海洋/城市混合型、城市型3个类型.整个观测期间,海洋型、海洋/城市混合型、城市型气溶胶的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RH=80%)的平均值分别为2.68±0.59、2.29±0.28、2.04±0.28.经验公式f(RH)=1+a(RH/100)b能够较好地拟合3种类型的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海洋型、海洋城市混合型、城市型气溶胶的散射吸湿增长因子的拟合经验参数a分别为4.92、3.26、2.06,经验参数b分别为5.04、3.85、3.60.
2009 Vol. 29 (11): 1128-1133 [摘要] ( 259 ) [HTML 1KB] [ PDF 515KB] ( 1329 )
1134 吴琳, 冯银厂, 戴莉, 韩素琴, 朱坦
天津市大气中PM10、PM2.5及其碳组分污染特征分析
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期间,分3个时段,设置2个点位,采集了天津市大气环境中PM10和PM2.5样品.用热光反射分析仪测定样品中的碳组分含量,并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市区采样点颗粒物浓度高于郊区,2个采样点的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一致.5月份 PM2.5/PM10比值最小,主要由于土壤风沙尘对PM10的贡献较大.PM10和PM2.5中的有机碳(OC)、元素碳(EC)浓度12月份最高,且变化趋势相同.OC占总碳(TC)比例较高,PM10中OC/TC为0.60~0.83,PM2.5中OC/TC为0.55~0.81.碳组分主要集中在PM2.5中,PM10中约有76%的OC存在于PM2.5中.12月份的SOC浓度最高,与12月份的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排放等因素有关.
2009 Vol. 29 (11): 1134-1139 [摘要] ( 366 ) [HTML 1KB] [ PDF 402KB] ( 1778 )
1140 徐敬, 张小玲, 赵秀娟, 徐晓峰, 孟伟
夏季局地环流对北京下风向地区O3输送的影响
于2007年6~9月,北京地区环流背景属于局地“山谷风”环流期间,在沿主导风向路径分布的4个代表性测点开展了地面O3浓度观测,并采用Models-3/CMAQ模式对典型个例进行模拟,以研究城市对下风向地区O3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下风向测点上甸子本底站O3平均浓度、超标率最高,上风向测点超标率最低,O3小时极大值出现在城区站,为271.56×10-9;不同测点O3浓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浓度日峰值出现时间呈现自城市至下风向地区逐渐滞后的规律;各测点主导风向下O3浓度分布具有沿输送路径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两主导风向下的浓度差值也具有沿西南输送路径逐渐升高的趋势;本底地区O3的浓度受来自清洁地区和城市污染地区不同气流影响,观测资料估算得出城市对区域背景地区的输送贡献为36.7×10-9;模拟结果验证了北京地区城市对下风向地区O3的输送影响.
2009 Vol. 29 (11): 1140-1146 [摘要] ( 229 ) [HTML 1KB] [ PDF 663KB] ( 996 )
1147 黄玉妹, 陈来国, 文丽君, 许振成, 彭晓春, 叶芝祥, 曾敏
广州市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点及来源
随机采集了广州市46个家庭和12个办公室内尘土样品,同时采集了17个室外尘土样品、2个电视机和2个电脑尘土样品并分析了室内尘土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单体分布及来源.结果表明,家庭尘土中∑10PBDEs(BDE28,47,66,85,99,100,153,154,183,209之和)的含量为 564.3~9654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 2686,3407ng/g;办公室尘土中∑10PBDEs 的含量为 1737~4408ng/g,中值和均值分别为3133,3179ng/g.室内尘土中PBDEs的最主要单体为BDE209,分别占家庭尘土和办公室尘土∑10PBDEs的97.4%和99.0%.BDE47、99和183在室内尘土中含量也较高.大多数室内尘土中∑10PBDEs的含量高于室外,说明室内可能有重要的PBDEs释放源.室内尘土中PBDEs的主要工业品来源为十溴联苯醚,五溴联苯醚次之,八溴联苯醚较少.
2009 Vol. 29 (11): 1147-1152 [摘要] ( 197 ) [HTML 1KB] [ PDF 364KB] ( 774 )
1153 许国飞, 马玲玲, 徐殿斗, 李淑珍, 姚多喜, 石伟群
北京地区雨水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的特征及源解析
对2006年5月~2007年11月北京地区雨水中溶解态有机氯农药(OCPs)的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DDTs、HCHs、七氯、氯丹、六氯苯、艾氏剂和狄氏剂7种OCPs被检出,其平均浓度分别为(6.66±4.99)ng/L,(10.30±12.39)ng/L,(2.62±1.87)ng/L,(6.54 ± 4.58)ng/L,(3.99±3.02)ng/L,(2.10±1.40)ng/L和(2.25±1.58)ng/L.OCPs的总浓度在研究期间内呈总体下降趋势,表明北京地区的OCPs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通过对特征化合物的解析发现,有疑似的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输入源,各化合物之间显著的相关性说明OCPs的输入途径相似.雨水中的OCPs含量与温度不相关;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有弱的负相关性;其沉降通量与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相关,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显著.
2009 Vol. 29 (11): 1153-1157 [摘要] ( 223 ) [HTML 1KB] [ PDF 366KB] ( 908 )
1158 姜霞, 钟立香, 王书航, 金相灿
巢湖水华暴发期水-沉积物界面溶解性氮形态的变化
2008年4~10月,连续对巢湖8个样点进行采样,分析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氮形态在水华暴发过程中的变化,估算了水-沉积物界面无机氮的扩散通量.结果表明,上覆水中NH4+-N含量随水华暴发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溶解性总氮(DTN)含量在水华暴发后明显升高,而NO3--N含量只在水华暴发严重时才明显减少.在大规模水华暴发前(4~5月)上覆水中DTN的主要组成部分是NO3--N和NH4+-N,在水华暴发后则是溶解性有机氮(DON).间隙水中PDTN以NH4+-N为主,其浓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 DON在水华暴发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沉积物作为NH4+-N的“源”一直由间隙水向上覆水释放,西半湖扩散通量在13.06~32.94mg/(m2·d)之间,东半湖扩散通量在4.54~17.41mg/(m2·d)之间.沉积物-水界面交换是湖泊营养盐重要的补充途径,为水华持续暴发提供营养来源.
2009 Vol. 29 (11): 1158-1163 [摘要] ( 207 ) [HTML 1KB] [ PDF 490KB] ( 1030 )
1164 赵庆良, 贾婷, 魏亮亮, 王琨, 薛爽
污水厂二级出水中THMs前体物卤代活性荧光光谱分析
通过分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及其XAD树脂分级组分的荧光光谱,研究了DOM的结构特性以及DOM中的THMs前体物在加氯消毒过程中的反应特性与荧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三维荧光光谱显示DOM分级组分中均存在富里酸类、腐殖酸类、芳香性蛋白质类及微生物沥出物类荧光特征峰, 且以芳香性蛋白质类和富里酸类荧光物质为主.荧光光谱区域积分法(FRI)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类荧光物质在DOM各分级组分中的累计荧光强度(ΦT,n)分布与其在二级出水中的分布趋势较相似,总体上呈现疏水性有机酸(HPO–A) >过渡亲水性有机酸 (TPI-A)>过渡性亲水性中性物质(TPI-N)>疏水性有机中性物质(HPO-N)>亲水性物质(HPI).此外,ΦT,n与单位浓度DOC在紫外254nm处的吸光度值(SUVA)及三氯甲烷生成活性(STHMFP)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与DOC相关性较差.同步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在单位DOC条件下,总DOM中稠环类芳香性物质的含量高于DOM各分级组分,而DOM各分级组分中稠环类芳香性物质的含量少于腐殖酸类物质的含量.
2009 Vol. 29 (11): 1164-1170 [摘要] ( 194 ) [HTML 1KB] [ PDF 776KB] ( 663 )
1171 苏营营, 于艳卿, 杨沛珊, 王新亭, 朱校斌
纳米TiO2/硅藻土光催化降解蒽醌染料废水的研究
为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选取硅藻土为载体,以钛酸四异丙酯为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硅藻土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FT-IR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以蒽醌染料弱酸性艳蓝RAW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TiO2/硅藻土的光催化活性、最佳pH值范围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平均粒径11nm,通过控制硅藻土加入量可以得到负载均匀的光催化剂.所制备的TiO2/硅藻土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对弱酸性艳蓝RAW的降解效果好于商品Degussa P25型TiO2,最佳pH值为4.0.该催化剂性质稳定,重复使用15次后,催化活性仅降低12.4%.
2009 Vol. 29 (11): 1171-1176 [摘要] ( 257 ) [HTML 1KB] [ PDF 1104KB] ( 841 )
1177 张彦平, 许国仁
高铁酸盐溶液氧化直接耐晒黑G的效果及机理
研究了高铁酸盐溶液(FS)降解直接耐晒黑G(DB19)的效果,并采用UV-Vis、GC/MS等方法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S对DB19的脱色效果较好,pH<7.7时,5min的脱色率达到94%以上,最佳范围为pH<10.7.FS的最佳投加量为20mg/L,反应60min时,对DB19色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5%和60%. FS对DB19废水TOC的去除率为5%,表明染料大分子难以被完全矿化.UV-Vis扫描、GC/MS分析和体系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料分子的偶氮键能被迅速攻击破坏,使染料消色,染料大分子被氧化为有机小分子中间产物,提高了染料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产生大量的酸性有机中间物质,导致体系的pH值显著降低.
2009 Vol. 29 (11): 1177-1180 [摘要] ( 208 ) [HTML 1KB] [ PDF 351KB] ( 645 )
1181 武洪杰, 谭周亮, 刘庆华, 李旭东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处理突发污染的效果
从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快速、高效降解苯胺的菌株AN-P1,鉴定为Rhodococcus sp..相关酶活性的测定表明,苯胺通过间位途径降解.菌株AN-P1利用苯胺生长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为6.0,最适生长浓度为2000 mg/L,最佳接种量为0.30‰.将AN-P1作为功能菌株对常规活性污泥系统强化后应急处理,16S rRNA基因V3区片段PCR-DGGE图谱显示,AN-P1能有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免受苯胺毒害;处理含500,1000,2000mg/L苯胺的模拟废水分别需10,20,32h就能使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用AN-P1结合常规SBR工艺应急处理苯胺废液,经过36h降解能达标排放.
2009 Vol. 29 (11): 1181-1185 [摘要] ( 233 ) [HTML 1KB] [ PDF 539KB] ( 812 )
1186 郭长城, 李鑫, 胡洪营
芦苇生物活性组分对小球藻生长的促进效应
利用乙醇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物质中提取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粗提液,研究了芦苇乙醇粗提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组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均具有促进效应,层析中性组分可使小球藻藻密度平均提高0.87倍,最高可提高1.79倍,叶绿素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0.67倍和0.99倍,最高可提高2.71倍和4.76倍.芦苇中存在的高价值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开发及应用潜力.
2009 Vol. 29 (11): 1186-1189 [摘要] ( 213 ) [HTML 1KB] [ PDF 405KB] ( 703 )
1190 王嵩, 王启山, 张丽彬, 王金鑫
水库大型围隔放养鲢鱼、鳙鱼控藻的研究
为减轻水源地水华的发生,在天津于桥水库建立了10个300m2大型围隔,分别放养密度为0,10,30,60g/m3的鲢鱼、鳙鱼进行控藻试验.结果表明,无鱼围隔内的蓝藻比例上升并形成微囊藻水华,各有鱼围隔内蓝藻比例始终保持在低位水平.与此同时,鲢鱼、鳙鱼的滤食导致小型藻类的大量增长进而造成藻类总生物量及叶绿素a不同程度地升高.由此可知,鲢鱼、鳙鱼适用于控制蓝藻水华而非藻类总量.
2009 Vol. 29 (11): 1190-1195 [摘要] ( 221 ) [HTML 1KB] [ PDF 402KB] ( 1099 )
1196 牧辉, 彭新晶, 戴宁, 陈继, 张凤君
离子液体[C8mim]PF6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运用评价化学品对水生生物毒性的标准试验方法,探讨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C8mim]PF6)对普通小球藻、大型蚤和斑马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8mim]PF6在实验浓度下,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和叶绿素a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且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高浓度组(200mg/L)可致死部分小球藻细胞;[C8mim]PF6对大型蚤的48h LC50为4.47mg/L,属于高毒性;[C8mim]PF6对斑马鱼的96h LC50为126.08mg/L,属于低毒性.[C8mim]PF6对这3种水生生物的抑制率/致死率(EC50/LC50)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C8mim]PF6与藻类的亲和性及其亲脂特性可能是其对水生生物存在潜在毒性的2个主要原因.
2009 Vol. 29 (11): 1196-1201 [摘要] ( 360 ) [HTML 1KB] [ PDF 424KB] ( 941 )
1202 胡珊, 张远航, 魏永杰
珠江三角洲大气细颗粒物的致癌风险及源解析
于2004年4、7、10月和2005年1月对广州、深圳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17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以苯并[a]芘(BaP)为毒性参照物的致癌毒性当量浓度(BaPeq),通过线性剂量-反应模型计算了呼吸致癌风险水平,结合源排放谱和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研究了对致癌风险的各排放源贡献.结果表明,PAHs的浓度为5.87~63.36ng/m3,平均浓度深圳为32.68 ng/m3,广州为28.15ng/m3,且呈冬高夏低的分布规律.BaP和BaPeq日均超标率达到2.78%和5.56%,相对于WHO的日均标准的超标率达到50.0%和61.1%.该地区呼吸致癌风险平均水平为1×10-6~1×10-5,高于日常活动所致风险,低于引起关注的最低风险值.共解析出3种OC及致癌风险的排放源,分别为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生物质燃烧,其中燃煤排放和生物质燃烧贡献最大,对OC及BaPeq的贡献呈现相似规律.
2009 Vol. 29 (11): 1202-1208 [摘要] ( 265 ) [HTML 1KB] [ PDF 430KB] ( 1176 )
1209 杨宝路, 邹骥
北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居民支付意愿研究
以北京市空气质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经济评价为例,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VM),通过2004年与2007年2次调查,研究了居民对环境质量改善最大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居民对北京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平均最大WTP分别从2004年的83.52~93.48,71.28~84.84元/年,提高至2007年的366.48~399.48,302.52~366.72元/年;最大WTP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分别从2004年的0.28%,0.24%,提高至2007年的1.63%~1.78%,1.35%~1.64%,居民对于工资扣除形式的支付方式的接受程度逐渐提高;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环境介质接触程度等因素对居民环境质量改善最大WTP的影响显著.
2009 Vol. 29 (11): 1209-1214 [摘要] ( 241 ) [HTML 1KB] [ PDF 334KB] ( 1209 )
1215 谢士晨, 陈长虹, 李莉, 黄成, 程真, 戴璞, 鲁君
上海市能源消费CO2排放清单与碳流通图
基于上海市能源统计数据,参照IPCC(2006)方法,测算了上海市能源CO2排放清单,并绘制了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结果表明,上海市能源相关的CO2排放总量从1995年的1.10亿t增长到2007年的2.01亿t,期间年均增长率为5.0%.其中“交通”对应的CO2排放量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率达15.1%;而“热电厂”的CO2排放量增幅逐渐变缓,其原因为近年上海市外来电力比重增大.2007年“热电厂”、“工业与建筑业”、“交通”、“商业”、“居民生活”与“农业”各部分CO2排放分担率分别为35.4%、34.4%、23.8%、4.0%、2.0%、0.4%.由2007年上海市碳流通图可见,15.6%的煤炭直接由终端使用,这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的减排;成品油存在较多的交叉流通,若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流通,不但能够缓解成品油的运输,还能够减少其在转运过程中的输配损失.
2009 Vol. 29 (11): 1215-1220 [摘要] ( 283 ) [HTML 1KB] [ PDF 734KB] ( 2089 )
1221 顾吉青, 金保升, 肖军, 仲兆平, 沈来宏
基于LCA的稻秸合成甲醇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以年产5万t甲醇的稻秸气化合成甲醇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环境-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稻秸合成甲醇系统的环境影响成本是284.99元/t(以甲醇计),且主要集中在生产转化过程和下游甲醇燃料消费2个单元阶段.在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中,温室效应是生命周期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由于稻秸固碳作用产生的环境成本是-152.79元/t,生产上游温室效应影响负荷为负、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每t稻秸甲醇的真实成本比煤基甲醇低76.84元.
2009 Vol. 29 (11): 1221-1226 [摘要] ( 251 ) [HTML 1KB] [ PDF 391KB] ( 1436 )
1227 赵胜豪, 盛学良, 钱瑜, 张玉超, 张静
基于CCR模型的工业园区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系统
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CCR绩效评价模型为内核,绩效评价函数与环境调控函数为工具,建立了工业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南通农药工业园企业环境绩效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绩效评价函数对园区20家同类型企业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其中7家企业达到环境相对高效;根据环境调控函数计算结果,各企业环境绩效调控总量与绩效评价排序高度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环境绩效管理系统可为园区企业环境调控提出定量化的调整建议,为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型工业园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
2009 Vol. 29 (11): 1227-1232 [摘要] ( 261 ) [HTML 1KB] [ PDF 543KB] ( 830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