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6年 16卷 6期
刊出日期 1996-12-20

论文
论文
0 章申
环境问题的由来、过程机制、我国现状和环境科学发展趋势
从地球演化的观点,探讨了环境问题是地表环境进入人文时期发生的一种新行星现象,其形成过程归纳为源、流、场、效应的链式机制,考虑到对环境问题的防治,构成了源、流、场、效应和调控的链式关系,并结合中国的环境状况,讨论了我国近期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向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76 ) [HTML 0KB] [ PDF 1581KB] ( 802 )
0 别涛
评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有害废物的非法性
某些美国公司先后以废物再生利用为名,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有害废物。无论是依照有关控制废物越境转移的国际法规则,还是依据中、美两国管制废物进出口的国内法规定,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有害废物的行为都已构成典型的有害废物非法越境转移。对已非法出口到中国的有害废物,美国的废物出口公司负有法律上的义务将其尽快运回最初出口地美国,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也有责任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向中国非法出口有害废物的事件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287 ) [HTML 0KB] [ PDF 1291KB] ( 604 )
0 陶澍;曹军
山地土壤表层水溶性有机物淋溶动力学模拟研究
测定了伊春河流域河水、井水、坡面漫流、土壤淋溶液等样品中的水溶性有机物含量,据此结果建立了河水溶解态有机物来源的概念模型。并根据不同流速条件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淋溶模拟实验的结果,探讨了水溶性有机物从山地土壤中淋溶的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吸着在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表面的水溶性有机物的淋溶包括三个连续的动力学过程:即从复合体表面进入土壤毛管水的解吸作用,自土壤团粒结构内部转移到土壤重力水中的扩散和相迁移过程,以及被流动相携带淋溶的对流过程。这一物理模型可以表述为包括三个加和项的简单表达式,模型中的迁移速率常数与流动相线速度的某一方次成正比。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524 ) [HTML 0KB] [ PDF 1488KB] ( 1098 )
0 杨春平;曾光明;汪洛;卓利;曾北危
旅游度假区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评价及保护规划研究
在对岳阳南湖风景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风景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山、水、林、气象、建筑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原理,探讨了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筑与景观协调发展规划和绿化规划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结果为南湖度假区的规划、决策、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研究方法可供其它类似旅游度假区参考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36 ) [HTML 0KB] [ PDF 1000KB] ( 697 )
0 陆林
旅游的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安徽黄山市实证分析
环境是旅游活动赖以发展的基础,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对旅游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利用特尔菲法,通过对安徽黄山市的实证分析,评估了旅游的区域环境效应。结果显示旅游活动的开展改善了当地人文环境,对当地自然环境尚没有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但已不利于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400 ) [HTML 0KB] [ PDF 836KB] ( 636 )
0 杨凯;王云;甘湘南
上海城市商业性污染及防治对策的初步研究
城市商业性污染是继工业污染之后又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方式,是环境保护中出现的新课题及热点问题。本文论述了城市商业性污染的内涵,并以上海为例,在不同类型商业性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城市商业性污染的评价因子、评价方法及管理控制途径。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26 ) [HTML 0KB] [ PDF 1527KB] ( 644 )
0 刘广深;洪业汤;朴河春;曾毅强
用稳定同位素方法探讨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
以五级撞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了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全硫同位素组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大气颗粒物中硫的来源,同时初步查明了贵阳城、郊大气颗粒物全硫同位素组成在时间和粒径上的变化趋势:(1)大气颗粒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随粒径变小而减小。说明伴随粒径变小,颗粒物中硫的来源趋向简单,硫越来越多地由气相硫转化而来。(2)春季样品各级颗粒物的δ<sub>34</sub>S值有低于夏季的趋势。这反映出,燃煤排放的SO2通量与生物源硫化物通量在时间上的消长关系是控制颗粒物中硫的来源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472 ) [HTML 0KB] [ PDF 1040KB] ( 759 )
0 李金惠;汤鸿霄
酸化容量模式及其理论计算方法探讨
综述酸化容量的定义、测定方法、指标标准化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酸化容量理论计算体系。以水化学理论和西南地区小面积水体的平均水质状况为基础,得出甲基橙碱度的校正值为107μeq/L。以我国水文水质的常规监测项目总碱度、pH值、COD以及预测得到的A13+为基本数据,得出酸化容量的计算公式。为酸化容量区域划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37 ) [HTML 0KB] [ PDF 1463KB] ( 691 )
0 朱法华;张景荣
丰沛铜地氟病区大气环境中氟的分布
利用石灰滤纸法和滤膜电极法测试了徐州丰沛铜地区大气环境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由城区至城效到农村,大气环境中的氟含量趋向下降,采煤、煤的燃烧和铝厂等企业是大气中氟的主要污染源,该区地氟病与大气环境中的氟含量未见明显联系,不属燃煤污染型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29 ) [HTML 0KB] [ PDF 680KB] ( 627 )
0 王玮;王文兴;陈宗良;全浩;唐珂;坂本和彦;王青跃
日本关东冬季飘尘酸度及其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利用微量酸碱滴定方法测定日本关东地区冬季高浓度飘尘的酸度,估算了飘尘对酸性降水的缓冲能力,并对飘尘水溶性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飘尘的酸性很强,H+浓度在24neq/m3以上,是我国北方城市飘尘的几千倍,这表示该地区大气环境已严重酸化,可能是该地区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飘尘的水溶性离子组成与我国飘尘截然不同,飘尘中cl-浓度很高,SO42-、NO3-的浓度也较高,说明飘尘主要来自人为源,NH4+浓度则占全部阳离子80%以上,飘尘的这种组成也是非常特殊的。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25 ) [HTML 0KB] [ PDF 1323KB] ( 777 )
0 杨柳燕;马文漪;蒋峰
水解-好氧法处理含硫废水的研究
采用水解-好氧法处理炼油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此工艺处理后的出水COD、氨氮、硫化物、酚分别为118.5mg/L、29.4mg/L、0.0mg/L和0.50mg/L,相应的去除率分别为90.4%、56.6%、100%和99.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同时,设计独特的三相好氧床不仅能有较高的硝化能力,而且无剩余污泥排放。因此,可以省略剩余污泥的处理过程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57 ) [HTML 0KB] [ PDF 979KB] ( 760 )
0 姚何苗;张晓健
焦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特性的研究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瓦勃氏微量呼吸仪测试方法,以处理焦化废水曝气池内活性污泥作为降解所用微生物,研究了焦化废水中咪唑等6种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特性。文中的对这些有机污染物在单一基质和与苯酚共基质条件下的降解规律、它们对微生物的抑制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在与苯酚共基质条件下,6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特性有不同程度变化。吩噻嗪、高浓度萘和咔唑抑制苯酚降解,咪唑、吡咯、蒽在共基质条件下降解性有所提高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37 ) [HTML 0KB] [ PDF 1083KB] ( 582 )
0 张波;孟紫强
汞和镍对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及DNA合成的效应
通过测定3H-TdR参入细胞DNA的方法研究了氯化汞和氯化镍对人血淋巴细胞转化和DNA合成的效应。结果表明,氯化汞和氯化镍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和DNA合成的效应是双相性的:在极低浓度下汞、镍化合物均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和DNA合成,而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和DNA合成。汞、镍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这种刺激效应比细胞有丝分裂素—植物血凝素(PHA)的刺激效应要弱。汞对细胞转化和DNA合成的刺激效应比镍强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48 ) [HTML 0KB] [ PDF 826KB] ( 758 )
0 涂从
紫色土中镍植物毒性的研究
镍植物效应在不同土壤中有着很大差异。本文以盆栽试验从土壤、植物两方面研究了镍在6种不同理化性质紫色土中对莴笋的毒性特征。镍对莴笋的毒性是植物诱导性缺镁和叶片Ni/Mn值增大(>0.06~0.10)所致。石灰性紫色土供镁不足是其镍毒性加剧的原因。土壤的组份与性质对土壤镍毒性行为有很大影响。因此,评价土壤镍植物效应时,必须注意土壤的理化特性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18 ) [HTML 0KB] [ PDF 1148KB] ( 667 )
0 蓝崇钰;束文圣;张志权
酸性淋溶对铅锌尾矿金属行为的影响及植物毒性
露天存放的铅锌尾矿受到自身酸化和酸雨的双重影响,从而加剧尾矿对环境的影响。因此,研究尾矿在酸性条件下的重金属行为及其植物毒性,对植物在铅锌尾矿地的自然定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铅锌尾矿砂装柱,用pH2~7溶液淋溶50天的结果表明,酸度的提高可以显著地增加尾矿砂中重金属(Pb、Zn、Cu和Cd)的溶出。而随着时间的延长,Zn的溶出量明显增高,Pb和Cu的溶出则逐渐降低。在pH值<3时,Cd的溶出逐渐升高,pH值>3时,Cd的溶出也呈下降趋势。酸度对重金属溶出的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Zn>Cd>Cu>Pb。渗滤液对植物的毒性随着起始淋溶酸度的提高与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53 ) [HTML 0KB] [ PDF 1152KB] ( 779 )
0 陈良燕;蔡道基
溴氰菊酯农药对鱼塘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
建立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对稻田施用溴氰菊酯农药后,将含有农药的稻田水排入鱼塘,研究鱼塘中浮游动物受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浮游动物对溴氰菊酯敏感,在该系统中测定的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和原生动物的EC50-24h值分别为0.18、0.30、2.00及0.66μg/L。含农药的稻田水排入鱼塘后,多数浮游动物现存量显著减少,24h后逐渐恢复,2周后可以恢复至正常水平。未对浮游动物造成持久的、不可逆的毒性效应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380 ) [HTML 0KB] [ PDF 1111KB] ( 767 )
0 潘碌亭;朱亦仁
乳化液膜法处理含氨基J酸工业废水中破乳的实验研究
针对当前乳化液膜法中关键步骤—破乳进行了实验性研究。对于煤油—LMA-1—NaOH膜体系,研究了化学法和交流低电压电破乳的可行性,重点研究了电破乳的方法及温度、液膜体系及电场强度对破乳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本实验的膜体系,化学法破乳效果不佳,而低电压破乳效果较好,破乳后的LMA-1油相可重复使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1996 Vol. 16 (6): 0-0 [摘要] ( 293 ) [HTML 0KB] [ PDF 940KB] ( 682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