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会议通知(第三轮):银川2024-07-18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90年 10卷 6期
刊出日期 1990-12-20
论文
论文
0
瞿爱权
环境生物学研究进展述要
本文综述了《中国环境科学》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水、气、土污染的生物净化、生物监测及农村生态、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进展。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82
) [
HTML
0KB] [
PDF
252KB] (
819
)
0
张新华
环境化学研究进展述要
本文主要就在《中国环境科学》上发表的有关环境化学方面的文章,综述了环境科学工作者在环境监测与质量保证、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以及环境污染治理化学等方面的部分科研成果。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73
) [
HTML
0KB] [
PDF
293KB] (
994
)
0
曹秀兰
环境医学研究进展述要
本文综述了本刊近年来在环境医学研究方面的概况,重点叙述了环境毒理学与医学生物学,致畸与致突变性研究,以及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93
) [
HTML
0KB] [
PDF
258KB] (
1015
)
0
朱惠清
环境工程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述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中国环境科学》上发表的有关污染治理技术,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28
) [
HTML
0KB] [
PDF
285KB] (
763
)
0
别涛
环境管理、经济、法学研究进展述要
本文根据近十年来发表在本刊上的研究论文的基本内容,扼要回顾了中国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学的研究进展和动向。这些论述大多紧密结合我国的环境国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尚有许多重要问题和领域有待理论研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继续探索。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73
) [
HTML
0KB] [
PDF
284KB] (
669
)
0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中国环境影响的评价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会对垒球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根据预测,到2030年,大气中CO<sub>2</sub>的浓度将增加一倍,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I~2℃,海平面升高20厘米。按照这种预测的条件,分析了中国农业,水资源,林业、海岸区和陆地冻土带可能受到的影响。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97
) [
HTML
0KB] [
PDF
384KB] (
821
)
0
魏复盛 王文兴
大气降水酸度背景值的初步研究
本文阐述了大气降水背景酸度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降水pH值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某一区域降永背景pH值取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变动,对于广大的海洋和大陆,大气降水背景pH值可在4.8~6.0之间变化。本文还根据文献里发表的酸沉降对水生和陆生生物影响和物质材料破坏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大气降水pH值的分级标准.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26
) [
HTML
0KB] [
PDF
267KB] (
936
)
0
王文基 陆寿珍 王爱玲 陈伯忠 冯霄
黄浦江水中化学污染物分析与生物遗传毒性研究
本文将生物实验和化学分析相结台研究水中化学污染物。水中无机和有机化学污染物经富集后,分别以PIXE和GC/MS法进行测定。若干诱变性有机污染物已被检出。考虑到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原核细胞、哺乳动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包括SOS显色、SCE和细胞转化等配套实验,观察这些污染物的致突变、致畸变和致癌变作用。综合化学分析和生物遗传毒性研究结果,对黄浦江不同江段原水和自来水作了初步的评价.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39
) [
HTML
0KB] [
PDF
2556KB] (
947
)
0
郝晓地 张自杰
模型氧化渠脱氮试验研究及其机理初探
本文主要研究了氧化渠的脱氮功能。以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并借助于Mueller等人提出的活性污泥絮凝体模型用假说解释了混合液中溶解氧浓度大于零时存在的脱氨现象。通过试验研究,本文还推断出实体氧化渠中宏观及微观上均具有反硝化,即脱氮的功能,且在完成这一功能的同时还可得到回收碱度及节省供氧量之功效。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83
) [
HTML
0KB] [
PDF
292KB] (
1056
)
0
王惟咨 何增耀 叶兆杰
铬对土壤生化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了铬对土壤一些生化代谢的影响。1.铬能抑制土壤纤维素的分懈当Cr(VT)浓度为5mg/kg时抑制纤维素分解速率的36%。当浓度大于40mg/kg时,纤维素分解在短时间内全部受到抑制。毒性为Cr(VI)>Cr(Ⅲ),Cr(V1)在小粉士中的毒性>在红壤中的毒性。2.当上壤用葡萄糖培养后,土壤的呼吸作用明显地受Cr(VI)的抑制。呼吸峰随着Cr(V1)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r(VI)在100mg/kg浓度以上时,短时间内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峰。3.Cr(VI)能抑制土壤中与N、P转化有关的磷酸酯酶和脲酶的活性。Cr(VI)对磷酸酯酶和脲酶的影响低于对硝化作用、呼吸作用和纤维素分解的影响。Cr(VI)对磷酸酯酶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程度的恢复,Cr(VI)对脲酶活性的影响不及对该酶合成的影响。4.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明显地受
到Cr(VI)和Cr(Ⅲ)的抑制。当Cr(VI)为40mg/kg时,硝化作用几乎全部受到抑制。Cr(VI)在低浓度下,硝化作用随时问延长而逐渐恢复。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410
) [
HTML
0KB] [
PDF
385KB] (
1391
)
0
王富康 柯也能 王曙光
工厂用水废水系统最优化模型及其模拟分析
本文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出发,将最优化技术和数学模拟的方法运用于工厂用水废水系统的分析和决策中,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建立工厂用水废水系统数学模型的程序和优化计算、模拟
分析的方法。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81
) [
HTML
0KB] [
PDF
322KB] (
860
)
0
李素英 王焕校 吴玉树
Pb、Cd、zn单元素及其不同组合污染对烟草品质的影响
本文报道了Pb、Cd,Zn、单元素及其不同组合方式(Pb、Cd、Zn、Pb+Zn、Zn+Pb、Zn+Cd、Pb+Cd、Pb+Cd+Zn)处理土壤时,对烟草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总烟碱与施木克值、糖碱比值、氮碱比值等烟草品质因素的影响。实验证明,Pb、Cd、Zn污染对烟草品质既有改善作用,又有不利作用。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23
) [
HTML
0KB] [
PDF
229KB] (
1057
)
0
牟广丰 王凤春
深化改革,逐步理顺新老制度之间的关系
本文对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老的三项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排污许可证制、污染的集中控制和限期治理等新的五项制度各自出台的历史条件,在推行新制度中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协调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如何深化改革,理顺新老制度之间的关系。文章主张应深化对“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理解,并赋予其新的涵义即“污染者承担治理费用”;此外,文章还初步界定了集中治理和分散治理,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政策范围。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21
) [
HTML
0KB] [
PDF
298KB] (
936
)
0
邓荣森 高志明 王涛 刘义刚 周健
蜗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本文概述了利用无泵回流蜗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的研究结果。试验研究采用了以沟为主的沟塘处理系统,充分利用了氧化沟和氧化塘的优点,并用侧沟和沟内分离器进行泥水分离和回流。该方法的工艺流程极为简单,设备不多,布置紧凑,维护管理方便,并易于操作。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13
) [
HTML
0KB] [
PDF
305KB] (
831
)
0
胡廷仪 徐根林 谢广云 仓绍义 汪玮
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评定巨噬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
本文应用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方法,评定肺泡巨噬细胞(Mφ)膜通透性改变的情况。当Mφ吞噬了某些生产性粉尘或有害物质后,其胞膜的损伤程度不同而释放不同量LDH至培养液中。采用四唑盐INT还原成甲 的成色反应,在490nm波长下比色测定酶活性。在细胞数以O.25×lO<sup>5</sup>递增时,光吸收值与酶量呈直线关系,各测定值之问无交叉,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55
) [
HTML
0KB] [
PDF
197KB] (
738
)
0
美国的清洁煤技术规划获得重要成果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43
) [
HTML
0KB] [
PDF
0KB] (
78
)
0
一种新型的教清洁氯氟烃CFC123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306
) [
HTML
0KB] [
PDF
0KB] (
79
)
0
纽约禁止使用氯氟烃和溴代氯氟烃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79
) [
HTML
0KB] [
PDF
0KB] (
87
)
0
美国建立新型环境微生物实验室
1990 Vol. 10 (6): 0-0 [
摘要
] (
271
) [
HTML
0KB] [
PDF
0KB] (
91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352号
京ICP备050395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