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会议通知(第三轮):银川2024-07-18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1年 21卷 5期
刊出日期 2001-10-01
论文
论文
0
魏复盛;胡伟;吴国平;滕恩江;JimZhang;R.S.Chapman
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分析
采用两步回归法研究了中国4城市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M
2.5
、PM
10
、TSP等与FEV
1
、FEV
1
/FVC的调整均值、FEV
1
/FVC≤80%的异常率有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说明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是导致儿童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中未发现SO
2
、NO
X
污染与儿童的肺功能指标有统计上的相关性.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400
) [
HTML
0KB] [
PDF
1365KB] (
1035
)
0
宋玉芳;许华夏;任丽萍;龚平;周启星;孙铁珩
重金属对西红柿种子发芽与根伸长的抑制效应
测定了水溶液和4种土壤中铜、锌、铅、镉单一污染对西红柿种子发芽与根伸长抑制率以及草甸棕壤条件下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重金属对西红柿根伸长抑制率均明显大于对种子发芽抑制率.土壤重金属明显低于水体重金属对西红柿根伸长的抑制.抑制率大小排列为红壤>>草甸棕壤>栗钙土>暗棕壤.铜、锌、铅、镉对西红柿根伸长抑制率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凯氏氮、全钾含量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与土壤pH值和土壤全磷含量线性不相关(P=0.05).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西红柿根伸长表现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85
) [
HTML
0KB] [
PDF
1159KB] (
1092
)
0
陈洪松;邵明安
有机质、CaCl
2
和MgCl
2
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
在CaCl
2
和MgCl
2
浓度为0~1.0mmol/L,泥沙浓度为10g/L时,用吸管法研究了有机质、CaCl
2
和MgCl
2
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加快,其絮凝所需的最佳电解质浓度降低;CaCl
2
和MgCl
2
的絮凝能力无明显差异,有机质含量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在相同盐度下,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速度随电解质摩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429
) [
HTML
0KB] [
PDF
1081KB] (
903
)
0
刘春艳;李文军;叶文虎
自然保护区旅游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
我国旅游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本研究试图建立一种量化且方便于日常管理的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方法——径评价法.该方法以游客活动集中的游径为评价对象,采用游客自辟道路、游径变宽、植被根部裸露以及泥泞路等指标评价游客对土壤、植被等的践踏破坏程度,在生态因子层次上进行旅游非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案例研究表明,游径评价法结果较客观,并具有可操作性.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4
) [
HTML
0KB] [
PDF
1279KB] (
1264
)
0
史建君;赵小俊;陈传群;王寿祥
结合态氚在作物生态系统中的形成动态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氚水在玉米、大豆和水稻中结合态氚形成的动态过程,并探讨了结合态氚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或水)中的氚水通过作物根系吸收进入作物体内,并在作物各部位形成结合态氚;作物体中结合态氚的比活度随时间呈增加趋势;作物籽粒中的结合态氚的比活度约为2~3Bq/g,玉米籽和稻谷中结合态氚的比活度高于其余部位,而大豆籽则与其他部位相当.对3种作物中结合态氚比活度的变化动态进行指数回归分析得:玉米、大豆和水稻中的比活度分别为C
m
(t)=1.14(1-e
-0.0509t
)、C
s
(t)=1.65(
1-e-0.0595t
)和C
r
>(t)=1.29(
1-e-0.1027t
),经方差分析表明,各拟合方程较好地反映了氚水在玉米、大豆和水稻中结合态氚形成的动态.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77
) [
HTML
0KB] [
PDF
1058KB] (
1062
)
0
朱利中;苏玉红;沈学优;卢瑛莹
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协同吸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合成并研究了一系列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苯酚、苯的吸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有机物具有协同吸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改性时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组成、配比及有机物本身的性质有关;对苯酚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是分配作用(partition)和表面吸附(adsorption)共同作用的结果,分配作用的贡献率随改性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对水中苯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分配系数大于原土及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且与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66
) [
HTML
0KB] [
PDF
1065KB] (
1020
)
0
闫艳春;姚良同;宋晓妍;贾乐;周波;李风华
工程菌及其固定化细胞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用抗性库蚊酯酶基因,引入原核表达载体pRL439,转化大肠杆菌HB101细胞,获得表达.通过酶切、Southern杂交鉴定重组质粒.研究了重组菌酯酶的活性,重组质粒pRL-B1表达的酯酶具有高酶活并能高效降解酯酶的特异性底物a-乙酸萘酯(a-NA)和β-乙酸萘酯(β-NA);经对重组菌进行细胞固定化后降解有机磷农药对硫磷(1605),反应时间短,降解效率高.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8
) [
HTML
0KB] [
PDF
1342KB] (
1028
)
0
聂湘平;蓝崇钰;栾天罡;黄铭洪;麦志勤
珠江广州段水体、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中的多氯联苯
对珠江广州江段水体、沉积物及底栖生物体内多氯联苯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州江段7个样点水体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2.3ng/L,各点含量无显著差异;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类有机污染物平均含量为31.52g/kg,各点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州江段南航道y03样点最高,达65.31g/kg;底栖生物体内多氯联苯含量平均为181.77g/kg,其中也以y03样点最高,达317.37g/kg.多氯联苯在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3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富集和放大作用.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21
) [
HTML
0KB] [
PDF
1418KB] (
1198
)
0
杨丹菁;白郁华;李金龙;潘南明;俞开衡;唐丽;彭立新;苏行
珠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研究
使用封闭式采样法分析测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优势树种天然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速率,用源调查法推算出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通量,测定树种包括马尾松、湿地松、黎蒴、尾叶桉、南洋楹、大叶相思、荷木.经分析,所测树木排放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有萜烯类和异戊二烯,其中鉴定出的萜烯有a-蒎烯,b-蒎烯,蒈烯,莰烯,桧烯,柠檬烯,罗勒烯等.同时,按9km9km的网格精度估算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面积分布数据,根据测定的排放因子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首次对该地区天然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计算出全年森林向大气中释放碳氢化合物19.610
4
t,占该地区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排放总量的57%.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406
) [
HTML
0KB] [
PDF
1433KB] (
1009
)
0
陈之基;孙孝然;贾丽云;叶平;吴希文;王连生
J酸清洁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借助高压液相色谱研究了J酸清洁生产新工艺,优化了J酸制备的反应条件,按照新工艺,产品的干品含量(偶合值)高于95%,而杂质异构体γ酸含量低于0.5%,J酸对吐氏酸的总收率达76%,减少了废水的排放.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4
) [
HTML
0KB] [
PDF
1179KB] (
774
)
0
谢骅;王庚辰;任丽新;魏超
北京市大气细粒态气溶胶的化学成分研究
2000年6月在北京北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气象塔观测场采集了大气中细粒态气溶胶样品.用质子诱导X射线荧光分析法(PIXE)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Al、Si、P、S、Cl、K等19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并对当前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来源、化学元素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19种元素中的许多元素的浓度与过去相比有不同幅度的降低,说明北京市对大气污染的防治是有效果的.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4
) [
HTML
0KB] [
PDF
1029KB] (
1205
)
0
李蒙英;孟祥勋;王雪峰;桑敏慧
青霉菌(
Penicillium sp
.)对三种活性染料的吸附和降解
通过14C标记底物的矿化实验发现青霉菌对多聚芳香族化合物有一定降解能力,本研究以3种偶氮和蒽醌型活性染料为作用底物,结果表明,青霉菌G-1 (
Penicillium
sp.)对染料进行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Q
max
)可达169.5~243.9mg/g干重,被吸附染料最早在第4d完全脱色降解,有菌丝和去除菌丝的培养液中再次加入染料,均可在20~30h内使染料完全脱色降解.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75
) [
HTML
0KB] [
PDF
1015KB] (
882
)
0
马小明;曹云;张帆
基于随机优化方法的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
出了基于随机优化方法的总量控制模型.该模型引入随机变量描述影响环境容量的气象条件,对环境质量目标值的约束做了重要的改进,并利用随机模拟和遗传算法求解,使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采用该模型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气污染物总量进行了实验性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82
) [
HTML
0KB] [
PDF
1258KB] (
886
)
0
林匡飞;徐小清;Anid Paul;项雅玲;金霞
As污染区农民头发中As含量与环境中As含量的关系
为研究As污染区农民头发中As含量与环境中As含量的关系,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湖北省气型和污灌型As污染区6个村农民头发样660份,同时采集这6个村的饮用水、土壤、食物(大米、小麦、蔬菜、鸡蛋、鸡肉、猪肉)样品,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As污染区农民头发中As含量污染区明显高于对照区,农民头发中As含量有随着区域土壤和食品中As含量增高而相应增高的趋势.对不同年龄组研究表明,高龄组头发中砷含量最高,反映出人体慢性暴露As蓄积的现象,而污染区人群男女头发中As含量差异不显著.人发中As含量与饮水中As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与土壤和主要食物(大米、小麦)中As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因此人发中As含量作为人体长期暴露生物标记物,可以反映区域环境污染的程度.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44
) [
HTML
0KB] [
PDF
1284KB] (
1000
)
0
赵剑强;刘珊;邱立萍;陈莹
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水质特性及排污规律
采用现场连续取样,在雨天某一时段对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路面径流排水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具有较高的污染强度,污染物以SS和COD为主,且生物可降解性较差.水质参数SS、COD、总Pb、总Zn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分析探讨了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规律及其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414
) [
HTML
0KB] [
PDF
994KB] (
1187
)
0
任增平;钟佐燊
定水头条件下淄河滩陈化残油淋溶释放试验
淄河滩陈化油污土层是引起大武水源地东部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对油污土层采取原状土柱样,在室内进行了模拟淄河滩地存在不同厚度表流时的残油淋溶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油污土层可淋出水量24.56610
4
m
3
、油量1185.1kg; 水层厚度对渗出水的油浓度影响不大,渗出油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渗出水的数量;太河水库放水补源方式对残油释放量的影响不起决定性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3
) [
HTML
0KB] [
PDF
826KB] (
1014
)
0
施周;GHOSHMM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溶解的特性
对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多氯联苯的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多氯联苯增溶效果优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范畴,不但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果远较其浓度低于CMC时为佳,而且表面活性剂浓度与多氯联苯的溶解度成正比地线性相关,此结果说明,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形成胶束来增加多氯联苯的溶解度.多氯联苯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中与在正己烷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相似,进一步说明胶束内的多氯联苯分子主要分布于类似正己烷的疏水胶核区域.在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10)醚溶液中,所试多氯联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
ow
)与其胶束-水分配系数(K
m
)存在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69
) [
HTML
0KB] [
PDF
1064KB] (
915
)
0
钟珂*;亢燕铭;王翠萍
城市街口规划设计与城市空气环境的关系
城市大气环境同时涉及到大气科学和城市规划理论.本文从建筑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实测数据的分析,考虑建筑物与风的相互作用特点,论述了街口形式对街道污染物扩散效果的影响,并对街口的生态设计原则提出了建议.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7
) [
HTML
0KB] [
PDF
1237KB] (
1194
)
0
孟紫强;张波
二氧化硫吸入对大鼠脑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
研究了低浓度二氧化硫(SO
2
) 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毒理作用的机理,以及SO
2
(28mg/m
3
)吸入对大鼠脑组织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SO
2
吸入可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明显改变以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升高.这些结果意味着SO2通过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引起脂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可能是低浓度SO
2
毒理作用的机制之一.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57
) [
HTML
0KB] [
PDF
1211KB] (
1090
)
0
杨劲松;陈德明;刘广明;李海锋
江苏省案例地区牲畜养殖养分循环与环境效应
运用案例区域调查法和养分物质分析法,对江苏牲畜养殖场饲料、牲畜排泄物、土壤、地表及地下水体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牲畜规模养殖中的养分循环与管理及其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牲畜养殖中液体粪水的排放和露天堆放固体粪便的淋失易造成环境问题.地表水体之间的水力联系和地表径流是造成牲畜养殖废弃物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采取固体粪便与液体粪水相分离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但液体粪水仍是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本文还对液体粪水的处理与利用、牲畜排泄物的利用与养分管理提出了建议.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62
) [
HTML
0KB] [
PDF
1027KB] (
854
)
0
郑元;张天柱
水源中央空调生命周期分析模型研究
水源中央空调系统是高能耗结构复杂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以水源中央空调GHP1000为研究对象,初步提出了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学模型,并对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40
) [
HTML
0KB] [
PDF
1238KB] (
897
)
0
祝艳荣;刘惠君;刘维屏
低浓度范围内聚丙烯酰胺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特征
用酰胺基团溴化后碘化镉-淀粉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0~50mg/L低浓度范围内聚丙烯酰胺(PAM)在高岭土和蒙脱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并考察了电解质浓度和类型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AM在黏土矿物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合力,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电解质能大大增强PAM在黏土矿物上的吸附,其中二价离子比一价阳离子更有效.电解质浓度较低时,PAM分子主要以链序态吸附,电解质浓度较高时以链环态、链端态吸附的数量逐渐增多.PAM的吸附只限制在层状黏土矿物的外表面上.在Na
+
介质中,PAM在两种黏土矿物上的吸附量差别不大;而在Ca
2+
介质中,蒙脱土悬浮颗粒产生分裂,为PAM的吸附提供新的外表面积,PAM的吸附量大大高于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前者约是后者的2~3倍.
2001 Vol. 21 (5): 0-0 [
摘要
] (
325
) [
HTML
0KB] [
PDF
1426KB] (
999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352号
京ICP备050395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