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环境科学
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会议通知(第三轮):银川2024-07-18
关于征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库专家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第三轮)
关于举办第一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论坛的通知
回首43载,扬帆再起航——记《中国环境科学》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成功举办
《中国环境科学》增设邮箱说明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专栏征稿启事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入选F5000论文名单
《中国环境科学》2022年度优秀审稿人
《中国环境科学》第一届中青年编委会正式成立
《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论文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1篇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第七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
最美科技工作者--郝吉明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关于表扬《中国环境科学》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中青年编委招募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报名通知
论文关联数据汇交共享政策
撤消王晓燕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温室气体减排与气候变化”专栏征稿启事
《中国环境科学》两篇论文入选“2018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关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稿件咨询的公告
“生物多样性”专栏征稿启事
“固体废物、城市矿产与循环经济”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件正常处理的通知
生物气溶胶暨环境与健康专辑征稿启事
土壤污染防治专辑征稿启事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垃圾分类”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举办大数据助力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研修班的通知
“生物多样性”专题征稿启事
“无废城市”专栏征稿启事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关于稿费审稿费发放方式变更的公告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喜报:《中国环境科学》刊发论文获评“第二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
撤消马钧霆等作者已发表文章公告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7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年会通知
喜报:核心影响因子五连冠
关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征文与参会报名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继续被Ei收录
欢迎参加“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与环境健康影响国际研讨会”
《中国环境科学》微信公众平台开通,欢迎关注
《中国环境科学》2011-2014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继续保持榜首
关于收费的特别声明
《中国环境科学》喜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50项目资助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位列学科榜首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再获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2009-2013年发表的论文中有20篇入选 “领跑者5000”提名论文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蝉联第一
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被Ei收录
《中国环境科学》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第一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获评“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22篇论文入选 “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
《中国环境科学》刊发的论文获“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度引证指标
中国环境科学再次被评选为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正式启用
更多
作者投稿系统
作者查稿系统
专家在线审稿
编委远程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主编在线办公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报名通知
分会场介绍
往届回顾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6年 26卷 ZK期
刊出日期 2006-07-01
论文
论文
0
刘国梁;郝丽珍
沙尘暴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的统计关系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气象局1961~2000年间355个站点的沙尘暴资料,发现沙尘暴发生的次数与持续时间呈正态分布关系(lgN=a-bt).计算不同站的b值,还发现b值较小的站主要出现在沙漠、沙地或其附近.利用实测风洞风速信号,用数值实验的方法证实沙尘暴阈值风速的存在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可以利用其中的b值来计算沙尘暴的阈值风速.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85
) [
HTML
0KB] [
PDF
760KB] (
1288
)
0
范绍佳;王安宇;樊琦;刘吉;王宝民
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概念模型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理环境、气候背景和边界层气象特征的分析,建立了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概念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主要受来自南海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跨越南岭干冷气流相对强弱以及珠江三角洲上空下沉气流的控制.此外,当大范围系统风较弱时,珠江三角洲大气边界层还受局地海陆风、城市热岛环流和山谷风的共同影响.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37
) [
HTML
0KB] [
PDF
3189KB] (
1099
)
0
邓雪娇;黄健;吴兑;毕雪岩;丁伟钰
深圳地区典型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分析了深圳地区2003~2004年发生的6个典型污染过程.基于WRF中尺度气象模式的分析表明深圳地区的空气污染过程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及变性冷高压脊的影响.HYSPLIT气流轨迹分析说明珠江三角洲上游地区的污染对深圳地区存在影响,当深圳处于海上气团控制时,空气质量较好.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16
) [
HTML
0KB] [
PDF
2070KB] (
1058
)
0
徐毅青;翟国庆;张邦俊
用GM(1,1)模型欧拉算法预测城市建筑工程钻探噪声
研究了工程地质钻探中钻进不同地层时所产生噪声及随距离衰减状况,建立了工程地质钻探噪声随距离衰减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并用改进欧拉算法进行求解.监测数据及预测结果表明,对不同的地层结构,工程地质钻探所产生的噪声有较大的不同,且随距离的衰减也不同.采用改进的欧拉算法求解灰色系统模型简单快捷,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29
) [
HTML
0KB] [
PDF
1371KB] (
697
)
0
张彬;宋雷鸣;张新华
漏声对于高架结构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
声屏障是阻挡高架交通线路噪声传播的有效技术手段,而由声屏障与人行道存在的缝隙造成的漏声导致其降噪效果下降.通过建立缩尺比例模型研究了既有铁路高架结构的漏声,确定其对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缝宽由小变大,声屏障隔声量的下降幅度先变大后变小.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54
) [
HTML
0KB] [
PDF
1119KB] (
1030
)
0
刘玉强;黄启飞;董路;王琪
准好氧填埋结构耗氧半径的确定
依据准好氧填埋的原理构建了填埋试验装置.在准好氧填埋结构中,空气通过渗滤液收集主管道和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进行扩散,并在这些管道周围形成好氧区,在空气扩散不到的地方为厌氧区.依据氧气浓度在垃圾层内的不同来决定它在垃圾层内的分布状态.并通过对单独的一根竖直通风管道进行氧气浓度插值分析,判断氧气通过竖直通风管道在垃圾层内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氧气的浓度分布顺序为上层>中层>下层.确立了本实验条件下准好氧填埋的好氧区域,通过二次曲面进行拟合,得到它的水平耗氧半径为7.3m,竖直耗氧半径为3.5m.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77
) [
HTML
0KB] [
PDF
1240KB] (
841
)
0
李锻;刘明辉;吴彦;李国锋;李杰
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氯苯和甲苯
将双极性脉冲高压引入介质阻挡反应器(螺旋棒式不锈钢电极、石英玻璃介质),分别对氯苯和甲苯的分解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这种放电形式可以高效注入能量,兼有脉冲电晕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脉冲高压使电场强度急剧增强,瞬间产生大功率放电和高能粒子,可以实现对VOCs化学键的高效裂解.与工频交流高压、单极性脉冲高压的试验结果比较表明,双极性脉冲高压取得了最高的降解效果;氯苯比甲苯难以分解.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02
) [
HTML
0KB] [
PDF
1313KB] (
1137
)
0
张澍;李晓林;宋伟民
汽车尾气中含铂颗粒物的表面特征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等离子质谱技术(ICP-MS)对配有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尾气颗粒物中含有大量的Si和Al,平均浓度分别为30.88%和23.71%;≤2μm的颗粒物占64%,颗粒物颜色为深褐色或黑色.扫描电镜下观察颗粒物形状不规则,表面较粗糙,呈多孔状.汽车尾气颗粒物中铂含量为280±1ng/g,大气颗粒物(人民广场)中铂含量为27±0.5ng/g.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57
) [
HTML
0KB] [
PDF
1425KB] (
1062
)
0
刘硕;王宝贞;王琳;蒋轶锋;王正
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处理石油化工废水的效能
应用多级塘(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和冬季储留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对石油化工废水进行强化处理和利用,处理能力10万m
3
/d.结果表明,多级塘-湿地复合生态系统在寒冷地区对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效果良好,最终处理单元芦苇湿地出水的COD、BOD
5
、TN、NH
4
+
-N、TP和石油类物质的平均值分别可达到75.08,7.51,10.63,5.12,0.5,4.63mg/L.植物生长季节(5~10月),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优于非植物生长季节.系统中的储留塘可实现污水在冬季(11月~翌年5月)的零排放,保证全年处理效果.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75
) [
HTML
0KB] [
PDF
2289KB] (
943
)
0
雒维国;王世和;黄娟;鄢璐
潜流型人工湿地冬季污水净化效果
冬季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采取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和提高湿地内的温度,改善湿地净化效果;比较了种植不同植物湿地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污染物去除率.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湿地运行方式,可增高湿地系统温度和提高溶氧(DO)水平,从而提高COD、TN和TP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d时,湿地出水的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2.5%和58.2%.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72
) [
HTML
0KB] [
PDF
1294KB] (
914
)
0
薛罡;何圣兵;刘亚男
纳滤膜净化受污染地下水的效能与膜污染特性
分别建立了以活性炭、锰砂及石英砂过滤为预处理的纳滤膜组合工艺系统净化受污染地下水.以活性炭为预处理的纳滤膜通量衰减速率最小[0.0592L/(m
2
·h
2
)],说明由地下水中有机物造成的纳滤膜污染作用明显大于铁、锰及硬度引起的无机污染;预处理出水经终端纳滤膜处理后,地下水中COD、UV254等有机物综合指标去除率达50%以上,并能保留水中的部分矿质元素,而且经终端纳滤膜处理后地下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减少了28种,同时色谱总峰面积减少了94.6%;结合扫描电镜、色质联机及傅立叶红外-拉曼光谱分析,主要有26种烃类、苯类、醛类等有机物污染物附着在膜上,无机污染物则以CaCO
3
和CaSO
4
成分为主.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87
) [
HTML
0KB] [
PDF
1620KB] (
740
)
0
张代钧;李振亮;张天;曹海彬
基于质量守恒的二沉池一维通量模型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导出了二沉池的一维通量模型.模型考虑了二沉池表面积的变化,低浓度污泥沉降和区域沉降采用了Takács速率公式,压缩沉降采用了压缩沉降速率公式.结果表明,单元层的污泥质量守恒,模型在进水污泥浓度、进水流量、回流比及其组合的脉冲扰动下仍有较强的稳定性;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与回流污泥浓度的模拟值分别为16.40mg/L与7.01g/L,和实测值范围15~19mg/L与6.46~8.32g/L较为吻合;污泥层高度的预测值为0.55m,与实测值0.45m较为一致.同时,恰当地选取二沉池分层数和模拟迭代时间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模拟失真,将二沉池分为30层及其以上可得到理想的模拟结果.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61
) [
HTML
0KB] [
PDF
1657KB] (
876
)
0
涂响;曾光明;陈桂秋;黄国和
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水体中Pb
2+
研究了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水体中Pb
2+
的机理与性能.结果表明,废料中羧基、磷酰基、酚基是引起吸附的主要官能团,吸附速度较快,30~50min可以达到平衡,实际吸附过程与pseudo-second-orderLagergren动力学模型较为一致;pH值在4.09~6.00时,有较高的吸附效率;Pb
2+
浓度分别为20,50,100mg/L时,吸附剂最佳用量分别为1,2,5g/L;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吸附进行拟合,最大吸附量为714.29mg/g.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72
) [
HTML
0KB] [
PDF
864KB] (
903
)
0
吴迪;王建龙;皮运正
菲的臭氧不完全氧化及其影响
为了考察生化法代替部分臭氧氧化的可能,对菲进行了臭氧不完全氧化研究.采用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观察了氧化过程和中间产物的变化,并且测定了中间产物水溶液的总有机碳浓度(TOC)和中间产物对活性污泥氧吸收速率(OUR)的影响.结果表明,菲被臭氧氧化的同时,有中间产物生成;臭氧可以与中间产物反应,但是难以使之矿化;臭氧氧化改善了菲的可生化性.臭氧氧化结合生物降解,有望成为兼顾经济性与效率的处理废水中菲的方法.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03
) [
HTML
0KB] [
PDF
1084KB] (
830
)
0
张超杰;周琪;陈玲;袁园
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邻位羟基化研究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历程;研究了不同pH值对间氟苯酚羟基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苯酚好氧生物降解主要产生邻位羟基化中间产物.随着pH值升高,C<sub>2</sub>邻位羟基化产物(3-氟-1,2-邻苯二酚)与C<sub>6</sub>邻位羟基化产物(3-氟-1,6-邻苯二酚)的比值逐渐增加,pH7.5时检测不到C<sub>6</sub>邻位羟基化产物(3-氟-1,6-邻苯二酚).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64
) [
HTML
0KB] [
PDF
1847KB] (
870
)
0
张忠良;罗吉敏;张彭义;孙体昌
真空紫外光解—活性炭吸附去除甲苯及副产物臭氧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产O
3
低压汞灯对气相中低浓度甲苯的光化学降解,以及活性炭纤维(ACF)对甲苯光解尾气中残余甲苯及光解副产物O
3
的脱除.结果表明,气流相对湿度(RH)越高、气体流量越大、甲苯的初始浓度越高,甲苯的真空紫外光解速率越高,最高达0.070mg/m
3
,所产生的O
3
浓度也越低.气流RH越低,ACF对甲苯和O
3
的吸附脱除性能越好.负载Mn、Cu氧化物的ACF对O
3
有更好的分解性能,同时能催化氧化甲苯.在400℃下焙烧的催化剂性能最好,RH8%时对O
3
的去除率稳定在35%,但当RH增至40%时,对O
3
的去除率下降为16.9%.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84
) [
HTML
0KB] [
PDF
1432KB] (
845
)
0
郝立庆;王振亚;黄明强;方黎;张为俊
羟基自由基浓度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的影响
在烟雾腔中光照甲苯/亚硝酸甲酯(CH
3
ONO)/NO混合物,模拟了羟基自由基(OH·)启动甲苯光氧化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过程.结果表明,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数量随着CH
3
ONO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CH
3
ONO浓度为225.4μL/L时,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数量达到最大;此后,增加CH
3
ONO的浓度反而会降低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粒子密度.因此,对于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过程来说,存在一个羟基自由基浓度的最佳值.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13
) [
HTML
0KB] [
PDF
863KB] (
888
)
0
朱维晃;吴丰昌
贵阳市阿哈湖水库中铁、锰的形态分布
铁;锰;剖面分布;跃迁层;形态分析;阿哈湖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32
) [
HTML
0KB] [
PDF
1381KB] (
1005
)
0
孟昭福;张一平
有机修饰塿土中铬酸根吸附热力学特征及机理
研究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单一修饰和CTMAB+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混合修饰的塿土耕层和黏化层土样对CrO
4
2-
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是描述两层次修饰土对CrO
4
2-
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供试土样吸附亲和力(b
L
)和最大吸附量(qm
L
)大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同时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修饰后塿土两土层各土样吸附CrO
4
2-
的表观吸附自由能变(△G)均为负值,属自发性反应,同一层次土壤中,各修饰土样-△G基本上呈现100CB>120CS>50CB的顺序,表明-△GJ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80
) [
HTML
0KB] [
PDF
1564KB] (
738
)
0
朱波;汪涛;王艳强;高美荣;青长乐
锌、镉在紫色土中的竞争吸附
研究了3种紫色土及2种黏土矿物对Zn、Cd的吸附特点.结果表明,中性紫色土中Zn、Cd的吸附特点相似,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7.9,104.7mg/kg;其吸附动力学过程先快后慢,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Elovich方程,快速吸附段的吸附量与易解吸量相近,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为交换吸附;慢速吸附段的吸附量与难解吸量相近,且满足Elovich方程,可能属于深层吸附或专性吸附,3种紫色土及2种黏土矿物对Zn、Cd的吸附量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CEC与最大吸附量显著相关,表明紫色土对Zn、Cd的吸附机理为交换吸附所控制.Zn、Cd共存时吸附速度与吸附量降低,表明二者对吸附位的竞争,竞争吸附服从质量作用定律,高浓度者占优,高浓度Zn对Cd的吸附有明显抑制,完善的土壤重金属阈限指标应包含复合污染的考虑.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98
) [
HTML
0KB] [
PDF
1552KB] (
917
)
0
陈海峰;周东美;仓龙
垂直电场对重金属络合物在土壤中迁移过程的影响
采用垂直直流电场,研究了EDTA施入到土壤后,在不同电场方向和强度下土壤Cu,Zn络合物在土柱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电场作用影响土壤中Cu,Zn络合物的迁移,电场强度越大,对络合物的迁移作用越显著.在阳极在上的电场环境下,电场作用能够有效减缓Cu,Zn络合物向下迁移,改变电场方向后,电场作用则能加速Cu,Zn络合物的向下迁移聚积.与对照相比,电场作用改变了土壤Cu,Zn在土柱中的分布,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电极附近.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18
) [
HTML
0KB] [
PDF
1540KB] (
947
)
0
陈利群;刘昌明;杨胜天;郝芳华;郑红星
黄河源区降水遥感反演
降雨作为产汇流的驱动因子之一,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影响着产汇流规律.利用黄河源区1993年、1995年、1997年与1998年NOAA-AVHRR遥感数据以及同期的降雨观测资料,分析了降雨的空间分布和洪水的相关性,同时也分析了黄河源区降雨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点.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36
) [
HTML
0KB] [
PDF
1760KB] (
743
)
0
张建辉;孔瑛;侯影飞;陈嵘
聚乙烯醇包埋石油脱硫菌UP-2的研究
以筛选出的具有脱硫能力的施氏假单胞菌UP-2为固定化研究对象,二苯并噻吩(DBT)为生物催化脱硫模型化合物,考察了脱硫菌UP-2的固定化操作条件和固定化细胞使用条件.结果表明,当包埋剂聚乙烯醇(PVA)浓度为10%、添加剂海藻酸钠(SA)浓度为0.2%、液菌比为20:1时,在4℃、含有1%CaCl<sub>2</sub>的饱和硼酸中交联24h后,可以得到脱硫性能很好的固定化细胞小球;在30℃、pH值为7.0的体系中反应6d,可将浓度为576mg/L的DBT降解70%左右,固定化细胞降解DBT的比活性由未固定化细胞的0.49mmol/gdw增加到6.39mmol/gdw,使用寿命高达800h以上.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56
) [
HTML
0KB] [
PDF
1515KB] (
922
)
0
陈志英;王磊;周琪
菌龄对恶臭假单胞菌吸附铜离子能力的影响
研究了菌龄对恶臭假单胞菌5-x(
P.putida5-x
)表面壁膜系统吸附Cu
2+
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细胞的壁膜对Cu
2+
吸附能力有显著差异,18h的最低,之后随着菌龄增加而上升,在36h达到最大.细胞壁膜的主要组分肽聚糖(PEG)层、外膜和内膜是细胞壁膜吸附Cu
2+
的主要场所.细胞壁膜的Cu
2+
吸附能力随菌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壁膜中的外膜、内膜与PEG层的含量以及外膜和内膜对Cu
2+
的吸附能力随菌龄的变化.细胞外膜的主要成分磷脂和脂多糖的含量,以及内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含量随菌龄的变化是导致不同菌龄细胞外膜和内膜的Cu
2+
吸附能力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96
) [
HTML
0KB] [
PDF
1629KB] (
1019
)
0
岳冰;夏立江;杜文利;邝溯琳;李轶伦;许建民
北京某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
以北京某垃圾填埋场不同功能区的空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空气微生物在垃圾场的分布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受人员活动、车辆运输和植被覆盖的影响,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的空气微生物浓度差异显著,尤以垃圾运输和填埋区域最高,并造成空气微生物污染.粒度分析表明,填埋区域能够进入肺部的空气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偏高.由于受到渗滤液的影响,氧化沟测点耐高渗透压霉菌比例偏高,其他各点均是空气细菌占优.细菌中以革兰氏阳性菌(G+)最多,占90.7%~94.4%,而霉菌中的优势菌应为青霉菌.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23
) [
HTML
0KB] [
PDF
1191KB] (
1195
)
0
葛长字;;方建光
夏季海水养殖区大型网箱内外沉降颗粒物通量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爱伦湾抗风浪网箱沉降颗粒物(SPM)的通量,估算了12h内SPM中无机氮(IN)、(无机磷)IP的释放速度.结果表明,由于投饵不当,残饵和粪便大量产生,严重影响水域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SPM通量、POC、TN、TP的通量均为网箱内大于网箱外.SPM的C/N为21.6~69.2,说明在浅海区沉降过程中,N的分解较快,爱伦湾是低生产力水域.N/P为0.54~0.99,颗粒物中氮缺乏.短期内,SPM都释放IN、IP.SPM对NH
4
+
-N有一定的吸附特性,SPM中POC71%~76%被释放,TP88%~97%被释放,TN的吸附率为44%~94%.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17
) [
HTML
0KB] [
PDF
1329KB] (
1292
)
0
朱鸣鹤;丁永生;丁德文
翅碱蓬体内重金属在不同生长期的分布与迁移
研究了盐沼植物翅碱蓬体内Cu、Zn、Pb和Cd总量在不同生长期的变化.结果表明,幼苗期和生长期表现为Zn>Cu>Pb>Cd,花期和果期表现为Zn>Pb>Cu>Cd.Cu和Pb含量均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且果期和幼苗期分别达到最高值和次高值;Zn为花期>生长期>果期>幼苗期,且花期和生长期分别达最高值和次高值;Cd为果期≈幼苗期>花期>生长期.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分布和迁移效率分析表明,除Pb在花期分布表现为根>叶>茎外,Cu和Pb分布在整个生理周期均表现为根>茎>叶,且大部分在地下;Zn幼苗期为根>茎>叶和果期为茎>根>叶外,其他时期均为叶>茎>根,且大部分迁移至地上;而Cd各个时期均表现为根>茎>叶.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87
) [
HTML
0KB] [
PDF
1330KB] (
965
)
0
裴海燕;胡文容;曲音波;李小彩
红球菌对铜绿微囊藻的裂解动力学
对P15菌株对铜绿微囊藻(
Microcystisaeruginosa
)的裂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叶绿素含量为0~900μg/L时,P15菌株对铜绿微囊藻的裂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初始菌浓度对裂解速率有显著的影响,初始菌浓度高,裂解速度快,在菌株浓度为4.8×10
5
、4.8×10
6
、2.4×10
7
个/mL的条件下,P15菌的裂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765、0.1010和0.2392.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93
) [
HTML
0KB] [
PDF
867KB] (
968
)
0
余向阳;王冬兰;徐敦明;刘贤进;张兴;
酰胺类除草剂与四种杀虫剂对蚯蚓的联合毒性
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了2种酰胺类除草剂和4种常用杀虫剂及其混剂对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etida)的室内毒性,并用毒性单位法评价混剂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6种农药对赤子爱胜蚯蚓的毒性依次为阿维菌素>克百威>毒死蜱>三唑磷>乙草胺>丁草胺,96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800,3.481,8.213,10.463,12.580,29.910μg/cm
2
;乙草胺分别与克百威和三唑磷按毒性单位1:1和1:4混用,使克百威的蚯蚓毒性分别增强9.5和4.5倍,三唑磷的蚯蚓毒性分别增强5.5和4.4倍,丁草胺与三唑磷按毒性单位1:1和1:4混用,使三唑磷的蚯蚓毒性分别增强6.7和4.8倍.其他混用组合未见明显的增毒作用.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466
) [
HTML
0KB] [
PDF
1184KB] (
998
)
0
端正花;郑敏;朱琳
五氯酚和双酚A联合作用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
采用斑马鱼胚胎技术和毒性1:1配比及不同毒性配比的方法,对环境雌激素类物质五氯酚(PCP)和双酚A(BPA)进行联合毒性测试.结果表明,PCP和BPA在0hpf染毒且毒性效应配比1:1时,24h死亡表现为协同作用,72h孵化抑制率表现为相加作用.PCP和BPA不同毒性效应配比时,6hpf染毒的24h血流障碍有拮抗作用存在,而0hpf染毒的32h囊肿表现有协同作用存在.并且,6hpf的联合作用与0hpf联合作用相比,24h血流障碍、32h血流障碍和32h囊肿这3种毒性效应都有所降低.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66
) [
HTML
0KB] [
PDF
1201KB] (
1127
)
0
胡莹莹;李爱;叶赛;吴迪;马德毅
氯霉素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研究了氯霉素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48,96hLD50值分别为1803,1161mg/dm3,安全浓度为58.05mg/dm3.氯霉素明显抑制菲律宾蛤仔内脏团溶菌酶活性;氯霉素明显抑制内脏团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高浓度时抑制更为明显;氯霉素可激活肌肉组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氯霉素在高浓度时明显抑制菲律宾蛤仔内脏团及肌肉组织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低浓度时抑制不明显.
2006 Vol. 26 (ZK): 0-0 [
摘要
] (
368
) [
HTML
0KB] [
PDF
2554KB] (
881
)
中国环境科学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版权所有 © 2010 《中国环境科学》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100082) 电话、传真:(010)62215145
E-mail:zghjkx1981@126.com;zghjkx1981@chinacses.org;zghjkx1981@188.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352号
京ICP备05039509-4号